第14课 枚举算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枚举算法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第14课 枚举算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枚举算法的思想,掌握枚举算法的步骤。 2.通过实际问题的求解,初步掌握枚举算法的程序设计方法。 3.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枚举算法的思想 教学难点 枚举算法的步骤与程序设计实例
教学准备 枚举算法实例,程序设计样本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算法,并提问: 既然我们要从最基础开始学习,最简单的算法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出回答:一个一个尝试的方法。 教师引出枚举算法的概念: 一个一个尝试的方法,我们叫做枚举。 枚举在使用人脑进行计算的时候,是一个简单但是非常低效的方法。 然而计算机拥有极快的重复计算能力。 因此,枚举算法是一个非常原始简单,但重要的算法。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了解枚举算法的概念 通过经典算法,初步了解枚举算法的作用
新授 1, 枚举算法的思想与步骤。 教师:什么是枚举算法?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实例,说明枚举算法的概念。 大额纸币换取小额的问题,寻找完全数的问题等。 引入“百钱买百鸡”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教师提出枚举算法的一般步骤: 确定对象范围与条件,逐一验证每一个解。 教师:那么,请以“百钱买百鸡”为例,常识使用枚举算法划出流程图。 学生动手操作。 2, 枚举算法程序设计实例。 学生画出流程图后,教师进行提问,选择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且给予优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流程图。 教师:好,现在流程图有了,我们可以开始编写程序了。 教师再次向学生分析“百钱买百鸡”的问题,提出程序编写中的要点,步骤,以及对象的范围等问题。 学生进行思考,分组讨论,合作,开始编写程序。 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分析、设计算法 思考谈论、尝试编写程序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枚举算法的思想和步骤。 通过百钱买百鸡事例掌握枚举算法的应用
算法优化 1、减少枚举范围 2、减少枚举对象 3、减少枚举对象及范围 使用枚举算法解决问题时,要尽量减少枚举对象和枚举范围,以提高算法效率。 了解枚举算法优化的方法,对程序进行再优化 培养学生算法优化的思想
随堂练习 1、将一张100元面额的纸币兑换成零钱(5元,10元,20元中任意多个面额),编写程序计算有多少种换法。 2、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其因数(不包含本身)的和恰好等于它本身。 第一个完全数是6,6=1+2+3。 第二个完全数是28,28=1+2+4+7+14 第三个完全数是496,496=1+2+4+8+16+31+62+124+248 要求:请找出10000以内的所有完全数 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尝试完成随堂练习 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枚举算法的应用
课堂小结 1、枚举算法的概念,应用范围 2、枚举算法使用时注意枚举范围和对象的选择 上交作业 通过板书回顾本课知识与技能 回顾本课学习活动 梳理本课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14课 枚举算法(穷举法) 概念:确定范围 逐一验证 应用:百钱买百鸡 零钱兑换 完全数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