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知道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3.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4.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5.运用植物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教学难点: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和产物。教学课件、相关实验器材。一、导入新课地球上的生物都要进行呼吸,而呼吸必须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尤其是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缺氧呢?氧从何而来?二氧化碳去哪了?大自然是怎样调节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的?要想破解这个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教师讲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科学家都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1.课件展示海尔蒙特实验的过程,思考:(1)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尔蒙特实验的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2.课件展示普利斯特利实验的过程,思考:小白鼠为什么能在容器中正常地生活?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讲述: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植物可以制造氧气,消耗二氧化碳)3.教师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吗?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二氧化碳确实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指导学生参考P122~123“探究”。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并做到以下三点:①写出所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②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③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的问题。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请与小组成员讨论以下问题:(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你如何控制这个变量?(3)除了你控制的变量外,其他的量应如何处理?(4)你怎么检验所选植物在实验中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5)请画出小组的实验装置图。(6)与小组同学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案是否严谨、合理。(7)与小组同学交流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并分析推理是否符合逻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先进行小组内评议,共同评析小组内各组员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严谨、合理,给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答。探究二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教师过渡:通过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我们可以推测植物释放了氧气,但是这个实验不能直观地看到,你能否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事实呢?小组内讨论2分钟,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教师提示:选什么植物?怎样收集?怎样检验?教师演示教材P123的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1)试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竹签)伸入试管口,出现了什么现象?(3)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提示:(1)有气泡产生。(2)卫生香复燃。(3)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教师讲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这个实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到这一现象。说明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够产生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综上所述,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探究三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要想庄稼长得好,光合作用少不了。多媒体展示三块农田,学生判断哪种产量最高。 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B块农田。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指导学生尝试举例:在农业生产上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提示:间种、套种、增加光照等。(用图片展示)2.技能训练阅读教材P125“技能训练”——分析实验结果:金鱼藻的实验中,试管离白炽灯的距离不同,产生的气泡个数也不同,观察数据请分析: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0 6020 2530 1040 5 (1)光源与金鱼藻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果这个实验在黑暗中进行,你能预测结果吗?学生分析数据,思考回答问题。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回顾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见课件本节课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导入新课,很自然,很明了。利用众多科学家的系列实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在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时,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能量”的存在和变化过程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既有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又有能量变化(太阳能→化学能),两者是相伴而成的。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问题,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结合教材上的合理密植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