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课时 细胞癌变和基因突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细胞癌变的机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技能目标:从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3、素养目标: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教学重点】1、细胞癌变的机理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细胞癌变的机理【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白板、教材、教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完成思考与讨论二、新课教学1、结肠癌发生的原因从模型分析,结肠癌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且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计效果。2、细胞癌变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减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4、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精典例题1.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D)A.不能转录B.不能翻译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2.若某基因原为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D)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3.人类能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C)A.减数第一次分裂B.四分体时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有丝分裂间期三、课堂小结癌变原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癌细胞特征:①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显著变化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于分散和转移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四、德育与安全健康生活方式与防癌1.远离致癌因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作息时间正常,不抽烟、不酗酒2.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垃圾食品3.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五、作业课外习题3道六、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