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5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实验,能够解释酵母菌发酵能用来制作馒头、酒等食品。
2. 通过观看米酒的制作视频,小组交流,能够说出制作米酒时的注意事项。
3. 解释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4. 列举说明其他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实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解释酵母菌的发酵原理。
2、教学难点
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酵原理。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导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国古代就已经拥有了酿造葡萄美酒的技术,大家知道这样令人陶醉的美酒是怎么酿造的吗?
学生:发酵技术。
教师:古人利用发酵技术酿制葡萄酒。其实,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在有氧或者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
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导致人类患病。
教师:细菌、真菌并不是都对人有害的,事实上,细菌、真菌有人类有益的地方也很多很多。
2、新课讲授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课件展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师:像葡萄酒这样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的食品还有哪些呢?
学生:馒头、面包等。
课件展示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物,并请学生自己猜测这些食物都是哪些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的,活跃课堂气氛。
提问:利用这些微生物制作食品的时候,主要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提问:气球内充满的是哪种气体?
学生:二氧化碳。
提问:这种气体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教师:酵母菌体内有酶,能够将葡萄糖分解。酵母菌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不同的。
提问:利用酵母菌制作的面包,它们很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为什么?
学生: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提问: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却没有酒的味道,为什么?
学生: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的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2)制作米酒
提问:米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
学生:是甜的,酒曲将糯米分解成了葡萄糖,所以是甜的。
教师: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一种曲霉,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味道是甜的。
(3)发酵技术的其他实例
课件展示泡菜的制作
提问:你们知道泡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吗?
学生: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泡菜酸溜溜的。
提问:在制作泡菜的时候,通常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而且经常在凹陷处加水,这是为什么?
学生:制作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课件展示酸奶的制作
提问:鲜奶做成酸奶通常需要煮沸后再加入乳酸菌发酵,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是为了消毒,以免其他的细菌和真菌使酸奶腐败。
提问:我们大概了解了米酒、泡菜和酸奶的制作原理,人类在把细菌和真菌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时,应该给它们提供怎样的条件呢?
学生:适宜的温度、现成的有机物和潮湿的环境。
课堂小结:我们平时吃的食品中有机物含量丰富,当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时候,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在其中生长繁殖会使食物腐败,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
完成练一练。
四、板书设计
第4章 细菌和真菌
第5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课时
1、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发酵菌:酒曲(酵母菌、曲霉等)
2、制作米酒 发酵原理
方法过程
3、其他食品制作的实例
4、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