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完成实验视频——生成视频文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完成实验视频——生成视频文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科学实验(朗诵表演)视频
——多媒体素材处理
《第7课 完成实验(朗诵)视频——
生成视频文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有3页(P33-35),以项目活动的方式进行内容编排,活动任务是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生成视频文件并发布到网络上。具体过程为:(1)分析用途;(2)生成视频;(3)将视频发布到网上;(4)补充:常见音频视频格式。
教材处理:学生没有手机绑定是不能将视频发布在公共平台的,所以只能使用教师账号进行演示。且视频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审核后才可以公开的,课堂上也不可能来得及,可以用提前做好的微课进行教学。
2、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对应于《湖南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规定的小学阶段内容要求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模块,体现了第1、2、6点要求:1.知道常见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方式。2.了解和体验常见的网络信息发布方式,能通过不同方式发布网络信息,表达观点。6.知道信息发布与交流中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增强信息发布与交流中的责任意识。
3、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前4节都是视频创作的内容,对于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渴望展示自我;另一批是对自己的作品不自信,不情愿分享的。总的原则是鼓励学生乐于分享,不要太在乎作品的优秀与否,但要注意遵守网络秩序与道德。
4、教法与学法:
以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营造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5、教学工具与资源:机房,网络,计算机,教师机教学系统、微课,课件PPT等。
6、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单独绘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剪辑师》软件生成视频。
(2)介绍将视频发布在Bilibili视频网站的过程。
(3)了解常见音频视频格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过程学习视频的生成。
(2)通过微课学习视频的发布过程。
(3)通过微课了解常见音频视频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视频发布到网络要遵循的礼仪、伦理与道德责任。
(2)体会作品完成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社会责任。
5、教学重点:
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
6、教学难点:
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
7、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与技术运用
活动一:视频欣赏激趣导入 欣赏一段关于网络发布信息规则的视频https://www./video/BV17A411x7n8 from=search&seid=9023728290923686543 ( https: / / www. / video / BV17A411x7n8 from=search&seid=9023728290923686543 )学生讨论,总结哪些发布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线视频激发兴趣信息社会责任教育
活动二:生成视频 剪辑师的视频生成只有两个选项720P和1080P,特别简单。如果要求在网络或手机播出,720P就够了。限时任务,自主完成视频的导出生成。视频导出的目录要方便查找。
活动三: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 使用微课学习将视频上传到网站的过程了解其它视频网站: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信息社会责任:知识产权保护法,采用他人素材,注明来源,不应用与商业目的。 微课学习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
活动四:资料补充音频视频主要格式 常见视频格式https://www./video/BV1BW411S7mK from=search&seid=16184688410476371358 ( https: / / www. / video / BV1BW411S7mK from=search&seid=16184688410476371358 )常见音频格式https://www./video/BV1Xf4y1Q7Mt from=search&seid=17361604069550323446 ( https: / / www. / video / BV1Xf4y1Q7Mt from=search&seid=17361604069550323446 ) 微课学习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了解音频视频的常识
活动五:总结
活动六:作业 使用抖音拍摄一个视频并发布
课后反思:
视频发布到网络需要实名验证,学生在学校不准带手机,是无法完成的。视频网站为了安全责任,也必须加强管控。可见自由都是有边界的,网络也不是绝对自由之地,是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