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视频剪辑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会声会影的操作界面及常用功能通过情境体验、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学会导入素材文件、对素材文件进行修剪、添加转场效果。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体验会声会影的功能,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从而实现情感态度的转变,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数据获取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导入素材文件、对素材文件进行修剪、添加转场效果。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主题设计方案,编辑整合不同素材。。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相应年级的信息技术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专业性不高,很多内容都记忆十分模糊。整体六年级学生非常活泼,乐于探究和尝试,但往往又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要在课堂上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明确任务是什么,让他们能自主一步一步往下探究。教学和学法教法:情景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2分钟) 1.播放视频。 2. 介绍常见的编辑软件。 3. 确定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 观看视频。 了解常见的编辑软件。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视频的兴趣。任务一: 整理素材 导入大量素材会给查找、选择素材带来一定难度。 我们可以: 1.根据需要显示或隐藏某种格式素材。 2.建立文件夹,把素材分门别类地存放。 视频、图片、音频。 3.学生讨论后操作 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小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思考总结并汇报。 热身任务,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稍作改动,激活学生思维。任务二:导入视频 1.学生自学教材 2.请生演示:导入视频素材 3.学生自主操作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操作。 学生上台演示汇报。 学生完成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学生做演示,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操作习惯。任务三:编辑视频 1.教师演示:为了剪辑方便,使用时间轴视图。 2.确定开始标记、结束标记 3.视频分割 4.学生根据需要操作 学生观看后完成操作。任务四: 调整视频速度和保存工程文件 1.调整视频速度,观察播放效果的区别。 编辑---速递/时间流逝 2.保存文件 学生调整速度,体验播放效果的区别。课堂小结 (3分钟) 1.今天你获得了几颗星? 2.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教师点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