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2章 神经调节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通过实例阐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2.举例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2、教学难点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三、教学设计思路文字叙述通过课堂小互动和生活中的事例对本节进行导入,教师提供大量与本节有关的资料,并利用教具模型和图片对本节的知识进行讲授。框架图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和学生互动: 教师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教师在某学生眼前突然挥一下手,前排同学观察这位学生的眼睛的变化。学生回答:该同学的眼睛不自觉的眨了一下。教师总结: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你会不自觉地眨眼;而经过训练的人,却能做到,比如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还有戏剧演员眼神训练时也会长时间不眨眼等等。教师提问:1.为什么眼前有东西飞来时,眼睛会不受控制地眨一下?2.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呢?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当物体在我们眼前突然出现时,我们会迅速眨眼,这是眨眼反射,由脊髓参与完成,并且不需要位于大脑中的中枢参与也能够完成;但战士却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这是因为大脑参与调节了这个反射活动。就像这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那么,它们控制着同一生理活动会不会发生系统紊乱呢?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从而协调地进行调节的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的知识。2、新课讲授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资料:我们通常说的大脑其实只是指“大脑皮层”和“大脑白质”这两部分而已。大脑皮层可以看作是覆盖在大脑最上面的一层皮,它有凹下去有凸起来褶皱在一起(凹下去的叫“沟”,凸起来的叫“回”),整个展开大概跟一张报纸(4张A4纸)那么大,2-4毫米厚,当然大小和厚度每个人有差异。我们常说的锻炼大脑让人变聪明,从生物学本质上来说就是让这张“大脑皮层”表面积变得更大,厚度变得更厚。教师教具展示脑的结构模型(或课件展示图片),指出大脑皮层这一结构,并解释大脑皮层的概念——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教师让学生观察大脑表面有什么特点并说出其答案。学生回答:有很多沟回。教师拿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教具(或课件图片展示),联系细胞器所学的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叶绿体的基粒重叠,增大了表面积。那么大脑上这些丰富的沟回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增大大脑的表面积。学生继续观察脑的结构模型,教师和学生总结得出,大脑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到脊髓。资料1: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上下肢都不能运动。后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脊髓、脊神经等正常,四肢也都没有任何损伤,但是脑部有血管阻塞,使得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这类现象称为脑卒中,在我国非常普遍。资料2:右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1.在资料1中老人的上肢、下肢和脊髓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不能运动呢?这说明大脑与脊髓之间有什么关系?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有没有对应的区域?如果有,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是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还是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4.分析缩手反射如何受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调控,推测这种调控的途径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回答。1.因为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说明大脑可以控制脊髓。2.有,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3.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运动愈精细、复杂的部位,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所占的范围愈大。如人脑控制脸和手的区域比较大,而控制肩、颈、臀、躯干等的区域比较小。4.兴奋由感受器传到脊髓,脊髓将兴奋再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将发出的兴奋传到相应的效应器(肌肉),从而完成反射过程。教师结合课件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个部分关系示意图,对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结合课件中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对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共同调控,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人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你也可以“憋尿”。例如,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有了尿意但不是很急,你可以憋到下课再去上厕所;课间,即使你没有尿意,但为了避免上课时去厕所,你可能会选择去排一次尿。资料3:婴儿常尿床。有些人由于外伤等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那样尿床的情况。学生阅读资料交流讨论: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2.有些成人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回答。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的控制。婴儿因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且容易发生遗尿现象。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结合课件排尿反射的分解调节示意图,对神经系统对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举例讲解脊髓、脑干、下丘脑各自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课堂小结本节主要讲解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这两个知识点,均需学生结合事例进行学习和掌握。六、板书设计4.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躯体运动分解调节: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脊髓、脑干、下丘脑各自对内脏活动的调节:通过互动和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资料分析学习新知课堂互动利用教具和课件图片,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进行讲授。资料结合图片,对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进行讲授。通过对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的分析和举例学习,对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进行讲授。学习新知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