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目标: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阐明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标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2.教学难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3、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利用扁桃体发炎的实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做铺垫。利用问题串的形式,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利用展示相关图片,依次讲解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组成和功能等。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图片,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看病的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学生活动:思考问题。活动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学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师活动:讲解以上问题,提示:(1)医生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是否发炎肿大。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患者上呼吸道有炎症,可能感染了病菌和病毒,免疫系统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的。这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对抗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体现。2.新课讲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教师活动:扁桃体是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淋巴结也是。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6页内容,并提出以下问题:(1)哪些器官是免疫器官?(2)哪些细胞是免疫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学生活动:阅读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图解,并提问:T细胞核B细胞都是在哪儿成熟的?学生活动:回答:分别在胸腺中和骨髓中成熟。教师活动:那么胸腺和骨髓是免疫器官吗?免疫器官还包括什么?教师活动:展示人体的免疫器官示意图。讲解免疫器官的组成,着重讲解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教师活动:根据图片依次讲解扁桃体、淋巴、胸腺、脾、骨髓的位置以及功能。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免疫细胞示意图,讲解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分布和功能。教师活动: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都是抗原呈递细胞,那么抗原是什么?教师活动:讲解抗原的概念以及特点。教师活动:讲解免疫活性物质的组成,着重讲解抗体以及细胞因子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教师活动:讲解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免疫系统的功能教师活动: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图片,讲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的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他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教师活动:讲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教师活动:利用图片展示,讲解免疫系统的三个功能。五、板书设计第四章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二、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利用扁桃体发炎的实例,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做铺垫。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利用问题串的形式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依次讲解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组成和功能等。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图片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