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课本实验再现一、实验目的1.尝试细菌、真菌的采样(接种)和一般培养方法。2.认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二、实验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三、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取三套培养皿,贴上标签,写上日期,编上序号,注明日期。2. 高温灭菌。3. 接种。打开培养皿,先用无菌棉棒在脏手心处擦取,然后,在1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几下,盖好;用另一支无菌棉棒在洗净的手心擦取,然后在2号培养基上涂抹几下,盖好;3号培养基不做处理。可选用以下方法:将培养皿盖从一侧掀开一条缝隙,用未洗过的手指在培养基上按10秒;将培养皿盖从一侧掀开一条缝隙,用肥皂洗过的手指(不用毛巾擦)在培养基上按10秒;打开培养皿盖,放在实验室或走廊、操场10分钟;打开培养皿盖,放在厕所里10分钟。将另一套高温灭菌后、没有打开的培养皿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恒温培养。把三套培养皿一起放到恒温箱或者室内温暖处培养1~2天。培养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1天至2天后,用放大镜观察出现的菌落。菌落记录表四、实验现象看到培养皿中有细菌、真菌的菌落生成,细菌的菌落特点有真菌的菌落特点有五、实验结论1.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2. 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拓展训练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有:①接种②配制培养基③恒温培养④高温灭菌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2.在细菌和真菌培养过程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此过程相当于以下哪个步骤(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恒温培养 D.接种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分别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牙齿、桌面等处,在培养皿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方法中的( )A.高温灭菌 B.接种 C.配制培养基 D.恒温培养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上述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 )A.配制培养基 B. 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5.某同学为“监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做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配制好培养基时,加入牛肉汁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B.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C.对接种后的培养基再次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D.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有关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内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2号 置于教室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B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__号。A组、B组实验的变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1号培养皿,置于教师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这是培养细菌和真菌方法中的______过程。(3)实验用的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需高温灭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4)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5)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同学们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是________增殖的结果。后续培养中,同学们又发现1号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可能是________菌落。(6)实验中给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的是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①接种;③恒温箱中培养。故选C。2.答案:D解析: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叫做接种。空气中有微生物,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此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中,故相当于接种。故选D。3.答案:B解析:接种是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4.答案:C解析: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会落在培养基上,因此这种活动相当于上述步骤中的接种。故选:C。5.答案:C解析:A、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B、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杀灭杂菌,避免影响实验效果,B正确。C、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提供适宜的温度进行培养,而不能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如果再进行高温灭菌,就会把已经接种的细菌、真菌杀死,C错误。D、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D正确。故选:C。6.答案:D解析:A、细菌和真菌要想大量繁殖,必须具备供给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充足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内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故不符合题意。B、制备适合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培养基,一般采用琼脂(固体物质)与牛肉汁混合在一起,这样的培养基不流动,易于观察。故不符合题意。C、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使其繁殖。故不符合题意。D、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然后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故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1)4;教室内的空气;笔帽(2)接种(3)消灭杂菌,避免干扰(4)不同环境中有细菌和真菌(5)细菌;真菌(6)牛肉汁解析:(1)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变量是教室空气;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变量是笔帽,其中2和4号起对照作用。可见A组、B组实验的变量分别是教室空气、笔帽。(2)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是: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将1号培养皿,置于教师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这是培养细菌和真菌方法中的接种过程。(3)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3号培养皿打开盖,因此设计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保证变量唯一,作对照作用。(4)实验用的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需高温灭菌,其目的是:高温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保持单一变量。(5)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1和3号有大量真菌,2和4号几乎没有。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和菌落不同。(6)细菌的菌落特点为: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同学们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是细菌增殖的结果。后续培养中,同学们又发现1号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可能是真菌菌落。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