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心法则分析遗传信息的流动-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专练(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根据中心法则分析遗传信息的流动-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专练(有解析)

资源简介

根据中心法则分析遗传信息的流动
易错归因
不能正确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不能根据中心法则正确分析不同生物、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典型易错题
例1(2022·广东·模拟预测)如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进入烟草叶片后,通过④②过程产生新的病毒RNA
B.HIV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①过程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真核细胞参与③过程的三种RNA都是通过②过程产生的
D.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不发生改变,只与②过程有关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逆转录;⑤表示RNA分子的复制。其中④和⑤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烟草花叶病毒不能逆转录,是通过⑤过程产生新的病毒RNA的,A错误;HIV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容易发生突变,B错误;真核细胞参与过程的三种RNA都是通过②转录过程产生的,C正确;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不发生改变,与②转录过程和③翻译过程有关,D错误。故选C。
解题技巧
1.中心法则
(1)提出者:克里克。
(2)补充后的图解:
①DNA的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RNA的复制;⑤RNA的逆转录。
(3)不同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生物种类 举例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NA病毒 T2噬菌体
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病毒
细胞生物 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注意: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不完全相同,例如:
①洋葱表皮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3.“三依据”辨识中心法则各过程
同类题练习
1.(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图示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中心法则的内容由克里克提出
B.在胰岛A细胞核内仅能发生②过程
C.①②③④⑤过程均有氢键的形成与断裂
D.①②过程由不同的酶催化DNA的解旋
2.(2022·北京·人大附中三模)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在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流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细胞中,可发生a、b、c、d、e所有过程
B.a、d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e过程所需的原料不同
C.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d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
D.真核细胞中c过程的发生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2022·湖南衡阳·三模)下图一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二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的过程可用图二中的②③表示
B.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会出现氢键断裂与重建的过程
C.人体细胞线粒体内和大肠杆菌细胞内能发生图一所示过程
D.进行②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4.(2022·陕西宝鸡·三模)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进行④①②③过程
B.在原核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C.人成熟的红细胞中也可以完成图示②③过程
D.③过程中遵循A-U、U-A、C-G、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2022·上海宝山·一模)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该病毒侵染宿主后,立即合成了成熟蛋白、衣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并产生了子代,此过程涉及图中的过程有( )
A.①②⑤ B.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2·浙江·高考真题)“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
B.a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
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
7.(2022·河北·模拟预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如图为狂犬病病毒的增殖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狂犬病病毒的增殖依赖于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狂犬病病毒的增殖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C.图中-RNA和+RNA的碱基之间能够互补配对
D.合成-RNA、+RNA以及蛋白质的原料和场所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8.(2022·山西吕梁·一模)科学家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据下图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能发生
B.图②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C.图③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D.图④过程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9.(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CV的+RNA中含有碱基T,不含碱基U
B.①过程可以合成HCV结构蛋白和RNA复制酶
C.HCV的+RNA复制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D.含HCV的宿主细胞可被浆细胞裂解死亡
10.(2020·广东惠州·模拟预测)下图表示完整的中心法则,图中的 abcde 字母表示几种生命活动过程,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的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a/b/c/d/e字母作答)。
(2)基因突变常常发生于____________(用图中的a/b/c/d/e字母作答)过程。
(3)d过程是以___________为原料、在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4)某基因发生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并没有改变。由此推测:该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该基因的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用“缺失/增添/替换”作答)引起的。
同类题练习参考答案
1.A 【解析】分析图形: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RNA自我复制,⑤表示逆转录。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①DNA复制、②转录和③翻译过程,④和⑤是后人对中心法则的补充,A错误;胰岛A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分子复制,细胞核中可以发生②转录过程,B正确;DNA的复制、转录过程,解旋有氢键的断裂、以母链为模板形成子链有氢键的形成;翻译过程有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tRNA离开核糖体有氢键断裂,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也有氢键的形成与断裂,C正确;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前者需要解旋酶催化DNA解旋,后者需要RNA聚合酶催化DNA解旋,D正确。故选A。
2.C 【解析】分析题图: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正常人体细胞可发生a、b、c过程,而d表示的逆转录和e表示的RNA复制发生在被某些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内,A错误;a、d过程的产物都是DNA,因此所需的原料相同,都是脱氧核苷酸;b、e过程的产物都是RNA,因此所需的原料也相同,都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b过程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d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催化,C正确;真核细胞中,c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D错误。故选C。
3.D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一所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而图二中的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A正确;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都有碱基对的分开即氢键断裂,也有碱基对的形成即氢键的形成,B正确;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一所示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因为人体细胞线粒体内和大肠杆菌细胞内DNA是裸露的,所以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C正确;根据图二分析可知,②表示转录,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而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故选D。
4.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可进行④逆转录→①DNA分子复制→②转录→③翻译过程,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②转录和③翻译两个过程可同时进行,即边转录边翻译,B正确;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任何细胞器,不能完成图示②③过程,C错误;③是翻译过程,该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遵循A-U、U-A、C-G、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C。
5.B 【解析】由题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且侵染宿主后立即合成了有关蛋白质并产生子代,故推测该RNA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为模板合成了有关蛋白质,RNA复制酶表达成功后可以参与RNA的复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C 【解析】分析题图,该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单链,为逆转录过程。图示为逆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A错误;a(RNA)链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B错误;b为单链DNA,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正确;该过程为逆转录,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D错误。故选C。
7.B 【解析】据图分析,狂犬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在宿主细胞中,-RNA一方面形成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蛋白质,同时-RNA还能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最后组装成新的子代病毒。狂犬病病毒为RNA病毒,其增殖依赖于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正确;狂犬病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发生RNA的复制,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B错误;+RNA是以-RNA为模板合成的,二者的碱基之间能够互补配对,C正确;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合成狂犬病病毒的-RNA、+RNA以及蛋白质的原料和场所均由宿主细胞提供,D正确。故选B。
8.C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是边转录边翻译。图①是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不能进行,A错误;②是DNA的转录,碱基互补配对方式A-U,T-A,C-G,G-C,③是翻译,碱基互补配对方式A-U,U-A,C-G,G-C,不完全相同,B错误;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看核糖体上的多肽链,从短到长,因此图③上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C正确;图④是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一般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无染色体,D错误;故选C。
9.B 【解析】据图分析:HCV是一种+RNA病毒。①表示转录;②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③表示-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HCV的+RNA不含有碱基T,而含碱基U,A错误;由图可知,①表示转录过程,可以合成HCV结构蛋白(即衣壳蛋白)和RNA复制酶,B正确;HCV的+RNA复制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再以-RNA为模板合成该+RNA,,需要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含HCV的宿主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故选B。
10.(1)bc (2)a (3)四种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酶 (4)替换
【解析】中心法则表示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a过程表示DNA复制,b过程表示转录,c过程表示翻译,d过程表示逆转录,e过程表示RNA复制。
(1)在人体的效应T细胞中,只能发生转录和翻译,所以能发生的过程是bc。
(2)基因突变常常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对应字母a。
(3)d过程表示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4)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并没有改变,由此推测:突变后对应的氨基酸与突变前一致,因此是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