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工程的概念2.概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原理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2、(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授课时,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并提出若干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利用教材98页的“问题探讨”栏目所创设的奥林生态工程的情境导入,讨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进一步分析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态工程实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工程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总结生态工程的概念2、新课讲授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8-99页文字,进行自主学习,并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2.生态工程的首要任务?3.生态工程的特点4.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并回答问题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互相借鉴,达到方法共享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师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1.自生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自生原理的概念是什么?如何遵循自生原理?2.自生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遵循自生原理,在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具体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2.循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内容,并观察图4-12,图文结合,回答问题:1.什么是循环原理?2.循环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何应用?3.循环原理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3.协调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101页内容,回答问题:1.什么是协调原理?2.从协调原理出发,思考,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4.整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内容,思考,遵循整体原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教师以教材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综合分析来解决问题,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原理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素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2-103“思考·讨论”栏目,以小组的形成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1.尝试画出桑基鱼塘中的食物链2.桑基鱼塘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3.当桑叶价格高,卖桑叶比卖鱼更合算时,当地农民会将蚕沙用作桑树的肥料,而不是喂鱼。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工程建设除了要考虑生态学、工程学原理,还需要关注什么?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五、板书设计第4章 第3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自生2.循环3.协调4.整体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