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第三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 第10课 端午说龙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萌发、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计算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学会“wps演示”基本操作技能,并将其迁移应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资源;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素养,使计算机成为我们的好帮手。4、信息社会责任:知道并遵守信息技术课堂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习惯。掌握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能遵照网络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使用互联网。
重点 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过程;会制作多媒体作品。
难点 会客观的评价多媒体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木棉仔:石榴姐姐,我终于可以制作我的作品了。石榴姐姐:要做个好的多媒体作品还要讲究方法。揭示课题要想做好多媒体作品,还要确定主题、搜集资料、做好规划、制作作品等。二、新课讲授(一)、确定主题可以从我们身边值得关注的事物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主题,进行研究。选题要注意下面的事项:题目要小,不要选大而全的主题;要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世代相传,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划龙舟是非常有趣好玩的传统习俗,连许多外国友入都很感兴趣,千里迢迢来中国学习和切磋赛龙舟。作为中国入,大家对龙舟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收集端午节划龙舟的资料,制作一份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灿烂,增强我们中国入的文化自信。主题:端午说龙舟。内容:通过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和采访等方法,从龙舟起源、风俗、构造、进水仪式四个方进行深入了解,最后汇报研究成果。(二)、搜集及处理资料围绕主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或工具去获取相关资料,如数码相机、电视、报刊、互联网等。除了文字和图片资料外,还可以搜集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强化表现效果。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录音笔或带有录音功能的手机数码相机等工具把研究内容或过程录成音频或视频,并将这此素材通过数据线或读卡器导入计算机中,作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素材。(三)、制作作品要制作—个生动有趣、表现力强的演示文稿,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1)根据内容和素材,构思幻灯片的框(2)根据框架结构创建对应的幻灯片。(3)根据幻灯片的内容,添加适合的多媒体素材。为了使幻灯片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内容,可以插入图片、表格等。并对版面进行美化修饰;还可以插入音频、视频等,使作品更丰富。(4)添加动画或设置切换方式等,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四)、评价作品1、打印讲义、展示汇报多媒体作品制作完成后,可以在班里交流汇报。在作品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把作品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作为提示,方便汇报。跟着做:小组合作,将幻灯片打印为“讲义”,且每页显示9张幻灯片。师操作示范。生操作练习,师巡堂指导。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师生互评。2、评价作品、交流经验评价一份多媒体作品,要从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技能巩固使用“WPS演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多媒体作品。要求作品观点明确、结构合理、版面简洁美观。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困惑?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了解了解学习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操作练习交流分享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本节课学习任务学习新知学习新知表达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学习反馈培养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 第10课 端午说龙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一)、确定主题(二)、搜集及处理资料(三)、制作作品(四)、评价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