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算法的控制结构 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讲的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无论内容怎么复杂,功能如何强大的算法也都是由基本的结构组合而成,这些基本的结构就被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这里主要要讲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学过的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式,在本节课中,我们用最直观的流程图的描述方式举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认识三种控制结构。学生除了要认识这些结构,还应会画一些简单的控制结构算法。在画流程图中,学生也了解到算法编程的基本步骤,发展了算法编程的一些逻辑思维及编程思想。三、教学目标(1)分辨并掌握三种控制结构(2)能根据题目画出简单的流程图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辨并掌握三种控制结构难点:能根据题目画出简单的流程图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高一学生开学流程图导入,引导学生知道,每一种算法都是由一些基本结构所构成的,这些基本结构也就是算法的控制结构。(二)讲授新课(一)顺序结构以“计算身高体重的BMI指数”为例,顺序结构也就是按照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条语句必须并且有且只能执行一次。在此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画出思维导图,从开始→输入身高,体重→计算BMI→输出BMI→最后结束,注意每个步骤中所用到的框的样式,例如,开始结束用的是圆角矩形框,输入输出用的是平行四边形框,计算BMI用的是矩形框。让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题目是输入两个数(a,b),计算并输出他们的和(s)。在这里,老师要向学生讲述ab两个变量是用于存储输入的输的值,适当向学生讲述变量及变量的用法。这里可让学生按分组的方式,先自行完成,再让学生组内讨论,让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完成,最后请两个小组上来画出流程图。(二)分支结构以上述计算BMI值为例,要求加一个条件,Bmi如果大于24就输出“胖”,否则就输出“不胖”。这里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思考一下如何添加这一步,可让学生参考一下书上50页的例子,在学生思考后,请同学上来分享。老师进行评判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分支结构就是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分支执行,若条件为真,则执行对应的分支,反之亦然。分支结构又可以叫做选择结构。再做一个练习题,在上述求和的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判断两数的和(s)是否大于零,如果>0就输出“正数”,否则输出“负数”。请学生修改流程图,修改好后可请同学上台分享。(三)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一种重复某一部分操作的结构,即在条件控制下,某些操作步骤需要重复执行的控制结构就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只有当条件满足的时候才重复执行循环体,如果条件不满足,则退出循环。以判断100个人的BMI值为例,可以让判断BMI值的这部分结构循环100次,在这部分结构之前,可以初始化变量n=1,当n小于等于100时,一直循环执行判断BMI值这部分的结构,每次执行时,n的值加1。这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是如何去循环执行的。后面以1+2+3+……100为例,为学生讲解多个数值的相加,如何运用循环结构实现。(三)练习与总结最后,通过多个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流程图中有数字的时候,如何通过数值求出最后的结果,帮助学生发展编程思维,了解编程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