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通过观察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举例说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描述生命现象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作、交流与创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关系。2.辩证地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描述家蚕、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三、学时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引人入胜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引人入胜 观察图片,听诗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展示教师大学时期野外实习制作标本的照片和外出旅游时见到的“缫丝”照片。 2.提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科学么? 用教师亲身经历拉近学生的距离。用诗句设置悬念,用优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2【活动】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明确化、具体化,对学生学习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等心理作用。活动3【讲授】探索新知 ——学习任务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探索新知 ——学习任务一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介绍自己对家蚕的了解,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一:“话说家蚕”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你知道家蚕的一生是怎样的么?有关家蚕,大家对它有哪些了解么?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1.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1-3题。 2.表达交流。 (1)学生上台进行排序,使用电子白板交互,明确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 (2)在教师指导下梳理家蚕生殖和发育的特点,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3)比较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及生活习性,归纳总结出变态发育的概念。(4)观看视频,明确家蚕的发育过程。 (5)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完成学案1-3题。题如下: (1)将课本第10页图片按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排序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 、 、 和 时期。 (2)指导学生说出家蚕的生殖特点:家蚕的生殖方式是 。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 。 (3)比较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完成学案表格) 2.指导学生表达交流。 (1)播放ActivInspire(普罗米修斯电子交互白板)的家蚕发育过程的排序,指导学生排序。 (2)引导学生梳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变态发育的重要概念。 (4)播放视频“家蚕的发育”。 (5)“小小诗人我来当”,指导学生修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使之变得既科学,又具有艺术性。 通过学案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白板交互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使活动更有针对性。 理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完成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 通过视频,明确家蚕的发育过程。 既加深对家蚕的发育过程理解,又与课前导入相呼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1.学生举例回答。 2.学生进行贴图游戏,并进行描述蝴蝶的发育过程。 3.总结归纳完全变态的概念。 活动三:贴图小游戏 1.提问:与家蚕生殖和发育一样的昆虫还有哪些? 2.组织学生做贴图小游戏。请同学上台将蝴蝶发育的四个阶段简笔画图片进行排序,并讲解。 3.引导学生归纳完全变态的概念。 学生举例,同时利用游戏进行对知识的巩固,内化知识,并形成重要概念。活动4【讲授】探索新知 ——学习任务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蝗虫部分)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探索新知 ——学习任务二 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蝗虫部分)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蝗虫的生活史标本,自主学习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思考、讨论问题。 1.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蝗虫的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被称为若虫。 3.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蟋蟀、蝼蛄、螳螂等。 展示蝗虫的生活史标本,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1页“其他昆虫的发育”,思考学案问题,并在书中圈画。 1.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蝗虫的幼虫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有哪些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此环节主要为学生观察标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既体现学科特点,又达成了学习目标。活动5【活动】思维拓展,生物论坛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思维拓展 生物论坛 1.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总结得出外骨骼不能随蝗虫身体长大而长大,因此需要蜕皮。 2.观看图片,思考问题。了解生物防治。 1.展示“金蝉脱壳”的图片,引导学生解释金蝉脱壳的现象呢?那这里的壳指的是什么呢? 2.展示蝗虫危害的图片,提问灭蝗的最佳时期是什么?介绍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拓展思维。 辩证地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了解科学前沿知识。活动6【活动】知识小结,思维导图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知识小结 思维导图 学生谈学到了什么?并归纳总结,填写表格。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完成表格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 围绕学习目标,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活动7【练习】自我诊断,反馈补偿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自我诊断 反馈补偿 完成教师展示的习题进行检测。 展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进行终结性评价。活动8【活动】技能训练,提出问题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技能训练 提出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提出问题,其他组同学作答。学生讨论,进行评价。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提出问题,其他组同学作答,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评价。 采取自己提出问题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