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分数的大小比较》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五年六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本单元也探究过分数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材在编排上,首先创设了“小明和小芳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谁看的页数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产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心理需求,接着让学生探究、交流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互相交流,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同分母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已经掌握了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设计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并让产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心理需求,掌握比较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 学 理 念 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形成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出发,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恰当的数学知识获取方法,感受数学文化,体验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 学 思 路 分 析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课时学习我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需求。意在通过观察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获得迁移、归纳、数学模型等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学应真正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真正去关心学生关注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导入环节通过创设“小明和小芳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谁看的页数多?”的情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发数学思考,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产生基本的学习需要,从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迁移和转化思想 在本课时教学中,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建模为主要形式,教师适当参与和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用学过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不同解题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交流,归纳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最终建立数学型,解决此类问题。 三、注意培养学生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学习能力。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独特魅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2、巩固对通分的意义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会应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1、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2、在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灵活地选择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已有的知识基础,交流多种方法,思考其它多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灵活选择。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梳理知识,设疑提问。 谈话: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母相同或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现在请同学们来比较下面两组分数。 出示卡片 O O O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分数,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吗? 生: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就大 师:如果让你比较不同分母但分子的分数的大小呢,你会比较吗? 出示 O O O 生: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小。 那要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呢? 对于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板书:分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回答 思考并回答 通过复习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过渡:同学们,你们爱看故事书吗?小明和小芳也爱看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看故事书的情况。 1、理解题意,明确方向 出示例5主题图和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根据“小芳已经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这两个条件,可以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吗?怎样才可知道谁看故事书的页数多一些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可以知道,谁看得多,谁看得少了。 师:如何比较和的大小呢? 2、探索多种方法比较比较和的大小 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自主探索比较和的大小的方法。 组织集体交流,重点说清楚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过程。 生1:用画图的方法比较。 方法二:把这两个分数与比较。 因为>,<,所以> 小芳看的页数多。 指出:这是一种与特殊的数比较。 方法三:先通分再比较。 =,=, 因为 >,所以>,小芳看的页数多。 师:刚才大家交流了好几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吗? 学生可能提出化成小数比较。 =0.6,≈0.444,因为0.6>0.444, 所以>,小芳看的页数多。 生:还可以化成同分子再比较。 > < > 提问: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 对于好的方法要及时肯定学生,赞赏学生。 3、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大家交流了几种方法,要想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只要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知道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很多,你都理解了吗?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通用些。 让学生通分方法的普遍性。 生:只要是异分母分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比较大小,其他的方法还要观察分子与分母的特点再选择方法,我认为通分简单。 师:通分是比较异分母分数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板书:通分——基本的方法)但其它的方法对于某些特殊的题目也是很简单的。因此,在做题时要选择合理又喜欢的方法去比较。 4、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照时,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方法。 体会通分是比较异分母分数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5、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这4组题目。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对于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指出: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仔细读题 认真思考 读一读 理解题意 想一想 说说方法 说一说 汇报交流 仔细倾听 归纳总结 举手回答 独立完成 举手回答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合适的比较方法分数大小。
三、巩固练习,提高升华。 1、完成练习十一的第6题。 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让学生依据每组分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进行比较。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对照。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商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结合具体情境,比较谁的平均步长长一些? 独立完成 举手回答 练习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又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习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认识并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几种方法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你能根据具体的题目选用适当的方法吗? 说一说 培养学生自我的总结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再次对比反思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板 书 设 计 分数的大小比较 画图比较法 与一个特殊的数比较() 通分比较 化成小数比较 同分子分数的比较 通分——基本的方法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在教学时,我注重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异分母分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母相同或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因此在复习阶段,通过对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帮助唤醒学生已有的只是表象,为新知的学习打好转化的基础。
二、注重探索与交流,掌握方法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计较时,注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需要;接着,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比较方法。在集体交流中发现,学生除了书本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化成小数、化成同分子分数等进行比较,我都及时给予了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知识,发散思维
在练习中,重点引导学生用通分的方法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让学生体会到先通分再比较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但同时在交流中也强调,比较分数的大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方法选择。
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师生、生生互动热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