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方式。2.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3.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2、教学难点理解嫁接和扦插的过程。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在南方亚热带地区,竹子是比较常见的植物,虽然常见,但是见到它开花的时候却不多。由于竹子不像一般有花植物那样,每年开花结果,因此有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等竹子到了一定时间年限,也要开花结实,竹子开花后会成片枯死,大面积竹林开花,会造成很大损失。你见过竹子开花吗?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片竹子开花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这是为什么呢?很少开花的竹是如何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的呢?2、新课讲授一、有性生殖有的植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学生回顾花的结构。结合课件图片,讲授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并对有性生殖的概念进行讲授。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二、无性生殖课件展示用叶繁殖椒草,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的过程;和用茎繁殖,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的过程,提出这两种生殖方式的相同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椒草和马铃薯的生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教师结合课件表格拓展讲解无性生殖的方式: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三、无性生殖的应用教师结合课件图片,对嫁接、扦插、压条、植物组织培养等进行讲授。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人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应用:甘薯、葡萄、菊、月季等大多利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作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作砧木。分为枝接和芽接应用:苹果、梨桃、柿树等多用此法来繁育优良品种。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使其成为新植株的一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具有全那性。植初细胞望形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四、板书设计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 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二、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母体直接产生三、无性生殖的应用:1.扦插2.嫁接3.压条4.植物组织培养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