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2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4、描述免疫的功能。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导语:新冠病毒一般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世卫组织2020年1月命名;SARS-CoV-2,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2020年2月11日命名。我国于2021年3月开始落实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2、新课讲授一、疫苗的概念和原理提问:你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吗?什么叫做疫苗?(课件展示疫苗的概念和原理)提问:家养的宠物狗都需要定期打预防针,预防是什么疾病?这与人类的健康有关吗?(课件展示)二、人体的三道防线教师陈述: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 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课件展示教材P79页的资料分析部分内容,并请同学回答P80页讨论中的3个问题。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最外面是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它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以清除异物,而它们的分泌物——黏液也可吸附细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课件展示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溶菌酶: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使病毒失活,因此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吞噬细胞: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以包围细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课件展示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展示非特异免疫的概念: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提问: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课件展示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展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组成。课件展示抗体与抗原的概念。教师陈述:特异性免疫的机理: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好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免疫的机理: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以天花病毒为例讲解特异性免疫的机理。(课件展示)课件展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课件展示)三、免疫的功能请同学自读教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为什么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健康的生活?2、人体对衰老、死亡或死亡的细胞是如何解决的?3、人体如何对付异常细胞?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我稳定)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课件展示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教师陈述: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比如:1、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课件展示)2、过敏反应(课件展示)四、计划免疫课件展示计划免疫的概念。计划免疫的实例: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婴儿刚出生需要接种的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五、艾滋病课件展示艾滋病的概念和病原体课件展示艾滋病的基本流行环节课件展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人感染,什么样的方式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呼吁引导学生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关怀艾滋病患者。课件展示艾滋病的预防。四、板书设计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