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概述反射的概念。
(2)通过拼接模型,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及相应功能。
(3)通过案例分析,说出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通过情景剧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说出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教学难点:1.通过膝跳反射实验概述反射的概念
2.反射弧的结构。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视频《猫和老鼠》的视频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笑了,是看完动画片后的反应。动画片中的小动物看到或者听到某些刺激也有反应,比如,猫看见一群绿头鸭飞过,有什么反应?绿头鸭掉到地上后,老鼠听到响声有什么反应?绿头鸭突见老鼠,有什么反应? 这一系列生命活动,主要是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看完视频,回答问题 人和多细胞动物一系列生命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
二、膝跳反射 师: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过渡:什么是反射?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膝跳反射实验,来了解反射的现象。 提问: 1.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受试者的小腿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什么系统调节下完成的? 2.请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举一些类似膝跳反射的生活例子。 神经调节的基本 方式是反射 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见课本91页方法步骤) 学生举手分享实验现象 学生举例反射活动
三、反射的概念 引导学生找出反射活动的共性,概述反射概念。 强调反射概念中的三个关键词:神经系统、刺激、反应。 过渡:我们都知道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那是不是所有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都叫反射呢? 辨一辩: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反射? 当用手触摸含羞草,它的叶子会自然合拢,这个现象是不是反射? 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刺激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解释“是”或“不是”的原因。
四、反射弧 过渡:反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当我们摸到很烫的馒头时,下意识的会有什么反应?这就是典型的缩手反射。那缩手反射活动是怎样完成的?这就得依靠一定的结构基础,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活动一:拼接反射弧模型 活动前一起回答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指导学生拼接模型 根据学生拼接的模型提出问题。 为什么把皮肤模型判断为感受器? 为什么把肌肉模型判断为效应器? 如何辨别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缩手反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哪个部位? 师生合作:说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92页反射弧各结构相应的功能,引导学生说出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方向。 过渡:接下来,老师将给大家播放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请大家在这个视频中观察小朋友摸到烫的食物,会先缩手还是先哭? 为什么会先缩手,后感觉疼痛? 过渡:反射和反射弧之间有什么关系?若某人反射弧中的某一结构受损,他还能完成反射活动吗? 我们先来分析几个病例,找一找答案。 角色扮演——健康小咨询 下肢皮肤严重烫伤,导致皮肤感受器及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汗腺受损。 传入神经受损 传出神经元受损 参照课本92页“缩手反射示意图”,找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些结构组成。 ①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在学案相应位置粘贴反射弧模型; ②在各结构图片下方标注结构名称; 展示小组作品。 抢答。 师生共同构建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方向流程图。 通过视频回答:小朋友先缩手,后哭。 哭的原因是感觉到了疼痛。 学生解释。 学生小组会诊,分享诊断结果。
五、小结 小结:1、如果反射弧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反射还能完成吗?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习题:谁是勇者。 分值越高,背后的题目越难。 师生共同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