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 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概述功能。利用问题探讨中的鲁宾逊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针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能量的部分回忆思考。 分析能量流动的概念,从以个体到种群再到营养级为单位研究生态系统,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核心思路和基本方法。 完成教学细化目标(1)
①根据模型,回答问题,建立等量关系式。②归纳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过程。③小组讨论:表格比较能量流经各营养级与最高营养级能量输入、输出的途径和形式。 利用能量流动概念模型,分析第一、第二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以第一营养级为例,设置问题:①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源头)?②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形式和途径?③能量转化形式?④构建同化量、呼吸量、储存量、分解量、流向下一营养级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设置表格,小组讨论。 逐级分析能量流动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完成教学细化目标(2)
归纳总结 厘清同化量、储存量、粪便量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预习赛达伯湖能量流动图解 小结: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转化、传递、散失的途径和形式。 变式训练:以图5-7为例,设置问题:①哪(个)些箭头可代表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储存量?②哪个箭头可代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提问: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②流经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③ 观察此图,发现能量流动有何特点? 回归问题探讨部分,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回答问题。 导入: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加强学生理解记忆 运用等量关系式 回归教材,深度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的过程和特点。完成教学细化目标(3) 首尾呼应,引入能量流动的特点定量分析
独立思考,建立各营养级能量输入和输出等式 计算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简介:林德曼和赛达伯格湖 分析:以图5-8为例,设置问题,以表格形式定量分析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和输出值 计算: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提问: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原因解释 导入:生态位金字塔 引入数学思维,定量分析能量流动特点,设置问题串,逐步引发学生思考。 完成教学目标1
①厘清各类型金字塔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②通过案例,小组讨论,根据教材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图片展示:对比区分三种类型的金字塔 案例分析: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提问:①就现有结构提出增加稻田产量,使稻田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入人类的新措施?②能否通过延长食物链,使稻田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入人类?③如何有效利用水稻下层的光能,增加流向人类的能量呢? 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2
确定调查目的,合理安排分工,提交调查计划,实施计划,撰写书面调查报告 课后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通过实践探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完成教学目标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