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80页“练习与实践”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运用列举、假设、画图、列表、转化等策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特点选择不同策略分析、解答问题,体会不同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2.在运用策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灵活、综合应用策略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和几何直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感受现实生活存在各类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策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图用品。
教学过程
3分钟数学小讲师
城西广场是1路和2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1路车6时2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4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6时3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5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几时几分第一次同时发车?(填表并找出答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重点应用了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继续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策略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对已经学过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加深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感悟与体验,获得更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练习与实践
(
预习单:
1.复习五上列举的策略和六上假设的策略,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2.预习六下数学书第80页内容。思考:
题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这题适合运用什么策略?
具体怎样解决

3.解决各题之后,总结所用策略和方法。
)(一)小组交流预习成果。
(二)展示汇报。
1.回顾整理列举、假设的策略。
2.“练习与实践”第10题。
(1)展示汇报第10题。
(2)精讲点拨。
引导:“每次取走3枚白子,同时放入3枚黑子”,说明什么?
引导:观察表格,我们发现:每取放1次,棋子的总数不变,但白子和黑子相差的枚数都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引导:根据发现的规律,除了列举可以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怎样解决?
(3)回顾小结。
3.“练习与实践”第11题。
(1)展示汇报第11题。板演、讲解。
(2)精讲点拨。
引导:我们可以先画图梳理一下。
提问:第一段比第三段长几米?
说明:梳理出数量关系后,我们发现这一题适合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
追问:假设第一、二两段都和第三段一样长,应该如何列式解答?假设第一、三两段都和第二段一样长呢?
比较:你认为哪种解法更方便一些?
(3)回顾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绳子总米数到底是加还是减,关键取决于假设其他两段都和哪段绳子一样长。如果都和最长的那段一样长,短的两段就得增加;如果都和最短的那段一样长,长的两段就得减少;如果都和中间长的那段一样长,长的减少,短的增加。找准数量关系,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4.“练习与实践”第12题。
(1)展示汇报第12题。板演、讲解。
(2)精讲点拨。
说明:梳理出数量关系后,我们发现这一题适合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
引导学生结合汇报,理解不同解法。
要通过比较和交流,帮助学生体会不同假设方法之间的联系。
(3)回顾小结。
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其实就是运用了假设的策略,将原来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成只含有一个位置量的问题。
5.“练习与实践”第13题。
(1)展示汇报第13题。板演、讲解。
(2)精讲点拨。
引导:这道题中也含有两个未知量,我们也可以运用假设的策略转化成只含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假设买的全是50元票,算出总价,与实际的420元作比较,根据需要再进行调整。
引导:除了先假设,再列表调整找出答案,这题还可以用列式来解决。
(3)回顾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验一一列举、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更丰富的解决问题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提伸
(一)展示汇报。
(二)精讲点拨。
1.思考题: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4/5,第二支燃去2/3时,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支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几比几?
引导:第一支剩下多少?第二支呢?
引导:“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说明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
引导作图辅助理解。最终得出答案。
2.小华和小力出同样多的钱买一箱苹果,结果小华拿了8千克,小力拿了12千克。这样,小力就要给小华16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千克
引导:小华和小力出同样多的钱买苹果,买到后分得的质量应该怎样?
你能知道他们应该各分多少千克吗?
小力拿了12kg,多拿的原本应该是谁的?
他拿了小华多少千克?
学生画图辅助理解数量关系,明确16元就是小力拿小华的2千克的总价。
回顾小结。
这两题,通过画图帮助我们更快的找到数量关系。第2题相当于先假设他们两人的苹果质量一样多。再求小力多拿的质量,找到16元相对应的质量,从而求出苹果的单价。
四、回顾反思
今天解决实际问题时,都运用了哪些策略?你对画图、列表、假设和转化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整理与复习

3

假设 有两个未知量 只有一个未量
列举 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画图
列表
)板书设计
(
转化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