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一)”的问题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 2、经历算法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能选择合理简洁运算途径进行计算,通过组内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问题式教学,教学相长。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学过的计算方法习惯养成训练点:养成大胆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主要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师:学校要准备春季运动会,需要举行队列表演,你们喜欢参加吗?请看大屏幕找到数学信息。(如图所示ppt)学生: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列什么样的算式呢?生:一共有多少人?板书:14×12= 或者12x14=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生:今天的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过去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过两位数乘整十数。师:记忆真好,会学习!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师:怎样计算14x12=(回忆以往经验,学生可能会谈到点子图、表格、数线、竖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用点子图解决问题教师发放题卡一,请学生自主在点子图上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至少一种)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题卡上圈出来,结合圈的过程将算式写在横线上。(2)组内说说自己的方法。(要求说明白怎么圈的,怎样列式,听的同学要质疑)通过互相质疑更加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和方法,为竖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方法,准备班内交流。(3)班内展示学生的想法:(白板操作)典型的三种方法 方法1: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方法2(或者14拆成7乘2),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方法3:把12拆成10和2,方法4(或者14拆成10和4)再进行口算。 方法5: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方法,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仪展示。师:学生边演示边印证、对比、联系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学生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如果表达不出自己的观点的,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困惑来提出来让其他孩子解决。生1:第二个学生白板演示自己的圈的方法我是把14拆成了7乘2,而第一个学生是把12拆成了6乘2,虽然我们俩拆的数不一样但我们都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进行平均拆分,结果是一样的,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生2:我的拆分方法和前两个都不一样,我是把12拆成了10和2,然后再和14分别相乘。最后的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生3略师:小结前两种方法都是把乘数平均拆分,后两种方法都是把乘数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4:我的方法跟他们都不一样,我是把两个乘数都拆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相乘,最后把四次的积加一块,就得到了12X14=168.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计算时,口算非常简单。3、学生再次在点子图上用第五种方法进行拆分练习(为数形结合铺垫)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自学,挑生展示。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ppt)(4)在自己的点子图上画一画10x10、4x10、2x10、4x2分别在什么位置(同桌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100表示什么意义 ) 三、巩固应用 1、 连线(左边点子图 平均拆分,整十数和一位数,两个乘数都进行了拆分 右边表格法相对于左边的点子图出示两格,四格)体现数形结合 2、错题医院出示点子图和错误的算式,让学生判断对错,错题要说出原因,并且改正3学生如果对上述的题目有问题,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再出一道累死的点子图的题目进行检测。4继续表格题来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检测学生表格题掌握情况。四总结谈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拆分法: 列表法: × 10 410 100 402 20 8 14 × 12 =168 10 × 10 =100 10 × 4 = 40 10 × 2 =20 2 × 4 =8100 + 40 + 20 + 8 =16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