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细胞的增殖 教案 (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细胞的增殖 教案 (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6.1.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4、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图片并比较各时期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2)有丝分裂的意义。
(3)细胞周期的含义
2.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
(2)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情境教学,思维探究,多媒体PPT、模型建构、图表曲线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问题探讨 【师】展示图片,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讨论 1、它们的细胞大小是否也有很大差异?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师】归纳总结引出细胞增殖的概念 思考回答 不同动(植)物体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个体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一、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 1、定义: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师】展示草履虫分裂、人个体发育,斑马鱼心脏修复图,讲解细胞分化在其中的作用,要求学生总结细胞增殖的意义。 【师】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简单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吗? 引发学生思考,引出细胞周期 分析案例,尝试总结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思考简单分裂的不合理,引出细胞周期
二、细胞周期 二、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周期。 【师】展示不同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表, 提问: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师】展示题目巩固练习 【过度】为什么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不同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及两个阶段的比例不同。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做练习巩固周期含义
三、有丝分裂(植物) 三、有丝分裂(植物) 1、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师】讲解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 2、分裂期 1)前期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每条染色体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中期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两套染色体分别向移动两极。每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4)末期 染色体,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 【师】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完整视频,展示练习,复习巩固 认真听讲 阅读课本,观察图片,总结各时期的主要变化 观看视频,复习有丝分裂过程,做练习巩固
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师】:展示动物细胞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思考.讨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相比,在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 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1)前期
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中心体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2)末期 植物: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总结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丝分裂的意义 【师】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有什么意义?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结果:产生两个与亲代细胞相同的子细胞 意义: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六、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变化 六、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变化 【师】检查纠正 观察各时期图,填表并绘图 练习巩固
七、无丝分裂 七、无丝分裂 过程:先核分裂后质分裂(不均等分裂) 特点:无染色体和纺锤丝出现。 实例:蛙的红细胞、一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肝细胞等) 阅读课本,总结过程和特点
思维探究一: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变大 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师】思考: 1、模型分为几类?解释上述问题应该选用什么模型? 2、现有3个大小不同的细胞模型,如下图所示,计算每个“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3、物质在细胞中的扩散速率是一定的,假定某种物质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后,向内扩散的深度为0.05 cm.计算这3个“细胞”中物质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细胞”体积的比值。 结论: 1、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 2、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思维探究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据此可判断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实验步骤 四、观察 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时期。如果要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要不断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观看实验视频,学习实验过程
五、板书设计
6.1.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增殖
1、定义: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周期。
三、有丝分裂(植物)
1、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2、分裂期
1)前期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每条染色体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2)中期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两套染色体分别向移动两极。每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4)末期
染色体,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
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1)前期
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中心体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2)末期
植物: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有丝分裂的意义
结果:产生两个与亲代细胞相同的子细胞
意义: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七、无丝分裂
过程:先核分裂后质分裂(不均等分裂)
特点:无染色体和纺锤丝出现。
实例:蛙的红细胞、一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肝细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