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冀少版生物七下2.4.1.1 信息的获取 视觉 教学设计课题 2.4.1.1 信息的获取 视觉 单元 二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解了人类视觉形成的过程,视觉信息获取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青少年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近视眼的预防措施,近视眼与远视眼之间的区别等。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科学思维:观察视觉形成的过程,了解眼球结构和功能,认识视觉形成的必要条件,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 态度责任:通过视频,观察视觉形成的过程,了解眼睛成像原理,认识近视眼及近视眼镜的作用,了解远视眼及凸透镜的作用。 生命观念: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重点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 3.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难点 1.视觉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我们从电视看到精彩的世界杯,这一切美好的瞬间和过程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那么,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引出探究兴趣讲授新课 视频: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人脑获得的全部外界信息中,大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可见眼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一、视觉 1.眼球的结构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如图所示。眼球的各结构及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结构特点及功能眼球壁角膜位于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巩膜位于外膜的后部,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虹膜含有色素(不同人种含有的色素不同),中央的小孔叫瞳孔,是光线进人眼球的通道。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眼球壁睫状体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调节品状体的凸度脉络膜不透光,使眼内形成一个“暗箱”,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视网膜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其上有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内容物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呈凸透镜状,能折射光线玻璃体由透明胶状物质构成,支撑眼球壁,可折射光线,并为眼内成像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空间房水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的液体,具营养和折射光线作用瞳孔 瞳孔对光反射 光线强,瞳孔收缩 光线弱,瞳孔扩张 瞳孔对入眼光量调节的意义是什么? 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的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拓展 我们常说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黑眼珠”指的是虹膜。 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除了眼球外,眼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眼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眼肌,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和泪器等。 2.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 (1)形成物像: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穿过透明的角膜,由瞳孔进入眼内。当光线经过晶状体时,在睫状体的调节下,晶状体的凸度随外界物体的远近发生变化;最后,光线通过玻璃体,恰好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形成视觉: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提示 ①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 ②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③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凸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拓展 导致失明的原因有多种,如角膜不透明、晶状体混浊、视网膜脱落、视神经受损、视觉中枢受损等。 3.近视和远视 (1)近视和远视的比较 项目近视远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凸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弹性小、凸度小成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视力缺陷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矫正配戴适度的凹透镜(近视镜)来矫正配戴适度的凸透镜(老花镜)来矫正拓展 老花眼 ①老花眼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逐渐降低,从而引起眼调节功能逐渐下降。从40~50岁开始,有些人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花眼。 ②远视和老花眼都可以通过配戴相应的凸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老花眼戴上凸透镜后虽然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处的物体。 (2)“假性近视”及矫正 ①成因:青少年发生近视,多数是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文字过近,或光线较差、姿势不正确,或用眼时间过长等原因,使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凸度过大而形成“假性近视”。 ②矫正: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出现“假性近视”后,及时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还是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形成真正的近视眼,带来终生的不便,甚至影响自己以后的择业。 (3)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②端正读写姿势,眼与书本距离33cm左右。 ③看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 ④不在强光下或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⑤不要躺、卧、走路时看书或在摇晃的车船上看书。 4.预防沙眼等眼病 沙眼和其他一些眼病,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是通过接触传染的。因此,要注重预防,做到手帕、毛巾专用,养成不用手揉擦眼睛的良好卫生习惯。 5.班级学生近视率调查及成因分析 (1)调查本班学生近视眼患病率 患病率=某人群患病人数÷该人群的总人数×100% (2)编制一份调查表。比较患近视的同学与正常视力的同学在用眼习惯上有什么不同(如每天持续看书写字的最长时间,持续看电视的时间,书写时眼与书本的距离等)。 班级: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姓名视力看书时间看电视时间上网时间眼与书本距离/cm近视率(3)制订护眼计划。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引起近视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出相应的护眼计划。 初识眼球的结构 分别了解眼球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及内容物 拓展了解瞳孔对光的反射 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拓展了解眼的附属结构 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 了解晶状体的调节 拓展了解失明的原因 知道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成像原理及矫正措施 拓展了解老花眼 了解“假性近视”及矫正 知道如何预防近视 知道一些常见眼病及预防 对班级学生近视率调查及成因分析 展示眼于的结构 分别介绍眼球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及内容物 介绍瞳孔对光的反射 引导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拓展介绍眼的附属结构 介绍视觉的形成过程 介绍晶状体的调节 拓展介绍失明的原因 分析介绍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成像原理及矫正措施 拓展介绍老花眼 介绍“假性近视”及矫正 介绍如何预防近视 介绍常见眼病及预防 指导对班级学生近视率调查及成因分析课堂练习 1.(2020 山西阳泉)某同学患有近视,其眼球中晶状体可能的状态以及配戴的眼镜分别是( B ) A.凸度过大;凸透镜 B.凸度过大;凹透镜 C.凸度过小;凸透镜 D.凸度过小;凹透镜 2. (2020 兰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D ) A.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2020 湖南邵阳)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大小 B.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②的凸度过大 C.结构⑥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结构④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4.(2020 山东枣庄)2020年6日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率刻不容缓。如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B )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5.(2020 山东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 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1.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3.近视和远视的形成与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 谈本节学习到的主要知识内容 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