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生物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8下生物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资源简介

22.4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说出鲫鱼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2)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重、难点、)
(3)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1)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说出鲫鱼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2)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重、难点、)
(3)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课示标
1.扁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 。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导入】:出示课件动画小鲫鱼和小蝗虫的对话
鲫鱼有哪些特点适应水中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鲫鱼,进一步认识鱼的特征。
二 、问题引领 自主探究
一 、分组实验:《观察鲫鱼》
【温馨提示 】:观察时结合课本 80页图片,并完成下列观察内容。
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 
(1)体色 :观察鲫鱼的体色,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
讨论:将深灰色的鲫鱼放到黄泥水的池塘里,它的体色会改变吗?
(2)体形: 观察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讨论: 你知道鲫鱼的体形特点,在仿生学方面有什么应用吗?
(3)体表 :
a、观察鳞片的分布,想一想,鳞片有什么作用?鳞片上的侧线有什么作用?
b、用手摸摸鲫鱼的体表,细心体会一下,感觉如何?想一想,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2.观察鲫鱼的鳍:
(1)对照课本80页,认识鱼的各种鳍。
成对存在的(偶鳍)有哪些?
成单存在的(奇鳍)有哪些?
(2)用镊子轻轻碰触小鱼,观察鲫鱼的运动,是什么提供了鲫鱼前进时的动力?
(3)用皮筋扎住鲫鱼的胸鳍和腹鳍,然后观察鲫鱼的运动有何变化,推断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什么作用?
3.观察鲫鱼的鳃: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规律,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同时张开或闭合?
(2)在鱼口附近的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从何处出来.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 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丝内的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4.观察鱼的骨骼标本,结合图2.2-13,思考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作用是什么?
二、总结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内容 观察结论 与水中生活的关系
体形 梭形 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体色 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 不易被水上和水下的敌人发现
体表 鳞片上呈瓦状排列,有粘液 起保护作用,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侧线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 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鳍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运动器官
鳃 红色,呈弓形 呼吸器官
除了鲫鱼外,你还知道哪些鱼类?
三、鱼的种类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鱼类图片。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些鱼吗?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它们有那些共同的特征适应水中生活呢?
【过渡】鱼类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和内部结构决定了它们必须生活在水中,地球上还有一类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类脊椎动物.
两栖类
两栖类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其实,它们与鱼类一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青蛙就是常见的两栖动物。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问题:
1、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各是什么?
3、用手摸一摸青蛙的皮肤有何感觉?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我们在青蛙的体表涂上一层油脂,结果会怎样?
4、青蛙主要以什么为食?
5、 除了青蛙,你还知道哪些两栖类动物 ?
(先让学生列举,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两栖动物图片)
6、你能说出什么叫两栖动物吗?
【教师点拨】:
两栖动物能不能生活在干地方 为什么
1.它的生殖离不开水
2.它的肺不发达,还要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师生共同总结】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既能保持体表湿润,又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渗透给体内,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过渡】视频展示:蛇、龟、壁虎、蜥蜴、扬子鳄等几种爬行动物的图片。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爬行类
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只不过后来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
思考下列问题:
(1)图片中的动物与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
(2)爬行动物的皮肤与青蛙相比有何不同?
(3)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4)你知道爬行动物是怎样繁殖的吗?
(5)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有利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师生共同总结】
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是: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生殖都是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比较归纳
让学生填表比较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的异同,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幼体 成体
生活环境 水中 水中 水中、陆地 陆地
呼吸器官 鳃 鳃 肺、皮肤 肺、
运动器官 鳍 尾 四肢 四肢
体表特征 鳞片粘液 裸露、湿润 干燥、鳞片或甲
共同特征 体内都有一条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教师点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如青蛙、蛇等动物需要冬眠。
二、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
A、 尾鳍摆动 B、腹鳍和胸鳍摆动
C、尾部和躯干部摆动 D、胸部和躯干部摆动
2、青蛙冬眠时,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是通过 ( )
A、皮肤 B、肺 C、皮肤和肺 D、皮肤或肺
3、两栖类与爬行类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有脊柱 B、 是否用肺呼吸
C是否为陆生动物 D、是否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识图填空
1.写出图中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剪去图10和9,鱼体会发生的现象是 。
3. 6是鱼的 器官,主要作用是 。
三、思考回答
1、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它是鱼吗?为什么?
2、海马妈妈把卵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由海马爸爸孵化,小海马在育儿袋内长大。海马是鱼吗?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