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三教材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一个探究性课题,该课题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等知识作为理论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将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同时训练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行的实验方案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本节内容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此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过和生理作用—两重性,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基本上具备了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对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的应用理解上还不到位。
3. 教学目标
(1)回顾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点。
(2)体验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对探究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4. 教学重、难点
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完善
5.教学过程
5.1提出问题
(1)教师展示出生长素的基础知识: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产生部位、运输方向及方式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类似物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5.2进入实验课题—探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2.1教师提出该探究实验的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生根情况不同。
5.2.2如何选择实验材料?学生回答: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如玫瑰、月季、绿萝、三角梅等。教师提醒学生有两个注意事项:①选择的一年生枝条上要去掉成熟叶。原因是什么?
②选取的一年生枝条上应保留多少个芽?为什么?
5.2.3选好插条后,枝条该如何处理?应注意处理条件和处理方法
5.2.4在实验步骤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展示现有的实验步骤,考察学生评价实验设计的能力
5.2.4.1教师展示实验步骤:
(1)分组:把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1枝。
(2)处理枝条:用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插条。
(3)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培养。
(4)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
5.2.4.2学生评价并分析原因
(1)根据实验课题找出自变量、因变量(测定因变量的指标)
(2)控制无关变量(材料、试剂用量、处理时间、培养环境等)
(3)根据自变量设置对照(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
(4)遵循实验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
(5)得出实验结论: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5.2.5实验结果统计和处理
教师展示实验结果图表,学生根据图表分析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1、图表数据能得出生长素的具有两重性吗?如果去掉1组的实验数据呢?
2、促进该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大约是多少?该浓度一定是最适浓度吗?如果不是,该怎么做?
根据第2个问题引出预实验的作用。
5.2.6课后拓展,在该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实验季节或者枝条的老幼程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6教学反思
通过回顾旧知和学生评价实验方案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将生物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