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4章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一节选自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的调节是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与第一章内环境稳态、第二章章神经调节和第三章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本节内容是学习免疫调节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免疫系统组成的部分内容在初中的生物学教材中已经有所涉及,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三、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等知识,形成系统观,通过进一步学习免疫系统的功能,在系统观的基础上发展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通过免疫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社会责任:了解免疫系统与身体健康的联系,培养学生理性看待疾病,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免疫系统的组成。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前两章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免疫调节。要知道免疫系统如何调节我们机体维持稳态,首先要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引出本节主题: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问题探讨】在医院里医生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是非常常见的。 【提出问题】(1)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总结归纳问题。进一步提出疑问:除扁桃体外,有时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又说明什么? 思考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加强前后内容的衔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共鸣与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理念。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组成 【提出问题】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又由哪些组成? 进一步提出问题: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它们借助于什么相互联系的呢?免疫器官主要包括哪些器官? 引出:免疫器官的概念和组成。 1、免疫器官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上图4-2人体免疫器官示意图,探讨并完成以下表格。 【点评】补充不准确和遗漏的地方,强调重点掌握,并给予鼓励。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那么免疫细胞有哪些呢?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PPT展示几种免疫细胞示意图,对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进行描述。 归纳抗原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和功能。 除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外,还有一些物质在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可分泌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引出: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3、免疫活性物质 引导学生回顾抗体的化学本质、合成与加工场所、释放方式等,了解抗体的结构和特点;了解其他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细胞因子。 观察课本图4-1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构建图4-1的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模型。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归纳。 对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进行描述。 认真思考、分析回答老师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课本提取重要概念,巩固建立概念模型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整理,增强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体会人体的精妙之处,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知识整合和归纳的能力。初步认知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阐释生命的本质。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对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小结,并提出问题:这些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活性物质共同构成免疫系统。为什么我们时刻处在被病原体的包围中,但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 回顾总结。 巩固加强记忆,为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作下铺垫。六、板书设计§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挖掘研究案例,体现“学以致用”,基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案例,做到“用教材教”,以教材为主体展开进行教学。 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可将知识点问题化,由易到难,展现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更多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笔;最后,课堂应重于教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临场发挥,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不应执着于教案的执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