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
数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
2.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突破方法:在充分分析条件的基础上,抓住条件之间的联系,用“换”的思路尝试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教学时,结合具体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信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具体情境中,在充分理解条件的基础上,在讨论交流中,找有联系的条件进行充分分析,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认识天平。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多媒体播放动画故事《曹冲称象》)
师:谁能告诉老师动画片的名字是什么?
生:《曹冲称象》。
师:说对了,你以前看过这个动画片吗?老师有问题了,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质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质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质量是相等的。
师:说得多好啊!你真是个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孩子。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质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质量代换了大象的质量,称出了石头的质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质量。曹冲真的很聪明,他非常了不起。
师: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想换你的书包可以吗?(不换)为什么?
生:说理由:①因为一个贵,一个便宜;②他们的价格不一样。
师:那你们说我们在交换物品的时候一般要遵循什么规则?
生:价格一样、等价、数量一样……
师:价格一样也好,价值一样也好,在数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等量。(板书:等量)只有在等量的前提下进行交换才是公平、合理的,这个交换过程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等量代换。(补充板书:代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示例演示认识等量代换
师:像《曹冲称象》这样等量代换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不前几天,隔壁的李阿姨生病了,小刚和小云准备水果店买水果看望李阿姨,他们决定买一些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教材第109页例2主题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又甜又大的西瓜,红彤彤的苹果)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们想知道他们在买水果时发生了什么事吗?
(课件)小刚:瓜又甜又大,我们买西瓜吧?
小云:可西瓜太重了,我们搬不动呀!
师:是呀!这么重的大西爪他们谁也搬不动,他们两个人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指名发言)
生:因为西瓜的价钱和苹果一样,我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
师:你们的想法跟小刚和小云的想法不谋而合。那这个大西瓜究竟能换多少个苹果呢?同学们看!
师:谁能说说你从画面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重l千克,问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师:那一个西瓜等于多少个苹果的质量呢?知道的同学把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没想清楚的同学也可以借助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想法跟大家介绍一下?到前面来摆一摆。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1个西瓜等于4个l千克砝码的质量,1个1千克的砝码等于4个苹果的质量4个l千克砝码就等于4组4个苹果的质量,所以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的质量。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你们和曹冲一样的聪明,老师真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大家帮助小刚和小云解决了难题,她们非常感谢你们。
三、巩固演练,运用等量代换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现在你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下面让我们到智慧宫参加知识竞赛,好吗?
介绍比赛方法及规则:黑板上有4棵苹果树,分别代表我们班级的1、2、3、4组,在等会儿的比赛中.哪组的同学能积极发言,善于倾听别人说话,还能快速、准确地说出答案,哪组就会获得一个绿苹果;如果你们组不但能做到前面的要求,还能说出理由是什么,那么你们组将会获得一个红苹果。一个红苹果相当于两个绿苹果。最后,我们要评出优胜组,优胜组的同学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你们想要吗?(想)那就要好好加油哦,好,下面我们开始吧。
1.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
在古代,人们不是用钱来买物品的,而是用物品来换物品,张大伯有两头牛,他想换成羊,你能帮他想一想答案吗?(出示“做一做”图)
谁能说一说这三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组讨论帮张大伯找出答案。
师:哪个组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们组是怎样想的?(教师检查完成情况。按规则给获奖的小组奖励苹果
方法一:引导学生理解一头猪可换2只羊,4头猪就可以换8只羊,也就是一头牛的质量等于8只羊的
质量,那2头牛的质量就相当于16只羊的质量。
方法二:一头牛的质量等于4头猪的质量,那2头牛的质量就等于8头猪的质量,一头猪的质量等于2只羊的质量,8头猪的质量就等于16只羊的质量。
集体订正。(课件展示等量代换的过程)
2.学习教材第Ill页第4题。
师:小鸡、小鸭、小鹅也在玩跷跷板,1只鸡和1只鸭站在跷跷板上跷上跷下,谁重一些呢?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第一种:从第一幅图可以看出来,2只鹅的质量与4只鸭的质量相等,而2只鹅的质量大于4只鸡的质量,所以4只鸭的质量大于4只鸡的质量,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一些。
第二种:从第二幅图可以看出。1只鹅的质量大于2只鸡的质量,而1只鹅的质量等于2只鸭的质量,所以2只鸭的质量大于2只鸡的质量,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一些。
3.师:(多媒体出示图)咱班一张桌子的价钱等于两把椅子的价钱,那么4张桌子等于几把椅子的价钱呢?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4.拓展提高:求出△、□所代表的数。
师:这种等量代换的方法不仅在物品交换时用到,也是我们在解答数学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请看题:求出△、□所代表的数。
△+□=240 △=□+□+□
△=( ) □=( )
师:用什么来代换什么?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研究,动笔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并适时点拨、帮助。 "
学生汇报交流解答方法,教师适时辅以课件演示。
5.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看看各组的成绩如何,咦,我们手上既有红苹果又有绿苹果,不容易计算总数啊,怎么办?
(屏幕出示:两个绿苹果代换一个红苹果,或用一个红苹果代换两个绿苹果)
让学生计算各组苹果数量,评出优胜者。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自由回答)
总结:我们用“换”的思想,解决了生活中许多问题。但这种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只是初学、初知,它的运用范围、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下面老师要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试举一些等量代换的例子明天再在班上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