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1)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所列函数的表达式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方案解决问题。2.进一步巩固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结合实际问题的讲解,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担的猜测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4.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画出函数的图象)形成如何决策的具体方案。5.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妙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二、重点难点:重点: 建立函数模型难点: 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你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怎样选中这款班服的吗?在选择方案时,往往需要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涉及变量的问题常用到函数。练习:甲、乙两家商场平时以同样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春节期间两家商场都让利酬宾,其中甲商场所有商品按8折出售,乙商场对一次购物中超过200元后的价格部分打7折.(1)以x(元)表示商品原价,y(元)表示购物金额,分别就两家商场的让利方式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春节期间如何选择这两家商场去购物更省钱?解:(1)根据题意,得 y甲=0.8x (x ≥ 0)(2) ①当0≤x≤200时,0.8x<x∴去甲商场去购物更省钱②当x>200时若 y甲<y乙时,即0.8x<0.7x+60 , x<600若 y甲=y乙时, 即0.8x=0.7x+60 , x=600若y甲>y乙时,即0.8x>0.7x+60, x>600∴当200< x<600,去甲商场去购物更省钱当x=600,两家商场价钱一样当x>600,去乙商场去购物更省钱还有其它的方法求解吗?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观察两图像的交点,以及交点的左、右两侧的图像,你有什么发现?∴当0 ≤ x<600,去甲商场去购物更省钱当x=600,两家商场价钱一样当x>600,去乙商场去购物更省钱方法总结:1、设变量为未知数,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2、通过解方程(不等式)或利用图象来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选择出最佳方案。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首先激活了学生原有不等式、函数图像等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二).过程探究:探究1:问题1:怎样选取上网收费方式下表给出A,B,C 三种上宽带网的收费方式收费方式 月使用费/元 包时上网时间/h 超时费/(元/min)A 30 25 0.05B 50 50 0.05C 120 不限时选取哪种方式能节省上网费?思考1:该问题要我们做什么?选择方案的依据是什么?根据省钱原则选择方案思考2:要比较三种收费方式的费用,需要做什么? 分别计算每种方案的费用.思考3:怎样计算费用?思考4:A,B,C 三种方案中,所需要的费用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方案C费用固定;方案A,B的费用在超过一定时间后,随上网时间变化,费用是上网时间的函数.思考5:怎样比较y1,y2,y3的大小?这里有三类函数关系,而且 y1、 y2函数的解析式都是分类表示的,画出图象,直观的看看.思考6:对于费用y最低的方式,它的图像应该在三个图像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请试着把各时段处于最低位置的图像部分划一划.思考7:两个分类点所对应的时间各是什么?y1= y2 , 即3x-45= 50,y2= y3,即3x-100= 120,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而是通过问题串让学生自己去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三)小结: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设计意图: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活动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过程和语言表述进行反思;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