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之有氧呼吸过程
本节重点 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本节难点 有氧呼吸的流程
【知识展示】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的实质:细胞呼吸是指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生成 ,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问题探讨:试比较呼吸作用于燃烧反应的区别?(从反应物产物、能量形式、剧烈程度三方面角度分析) 3.科学家将细胞呼吸分为 和 两种类型。 4.探究活动一:探索有氧呼吸的场所、过程: 实验结论: 线粒体 (能否)直接分解葡萄糖,葡萄糖在 分解,产物丙酮酸和[H]到线粒体中继续发生反应。 丙酮酸在哪里被分解?被分解产生哪些物质? 产生的[H]是什么存在形式?会与什么物质反应? 有氧呼吸过程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2.写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反应式(写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并配平): 3.活动探究二: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一: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线粒体)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3支试管内,往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氧气、葡萄糖、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内的变化情况。 组别自变量实验结果1号线粒体葡萄糖的量不变,没有荧光2号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的量减少,有丙酮酸生成,微弱荧光出现3号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的量减少,有CO2生成以及较强荧光出现
实验二:使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分离线粒体膜状结构和线粒体基质,加入等量的氧气、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变化情况。 组别自变量实验结果4号只含线粒体膜状结构丙酮酸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5号只含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减少,产生CO2,微弱荧光出现6号有线粒体膜状结构和基质丙酮酸减少,产生CO2,较强的荧光出现
(提示: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作用是检测有无ATP,荧光越强,代表产生的ATP越多) 4.有氧呼吸的元素去向(箭头表示各元素去向):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5.思考与讨论:上述总反应为何不能将反应物的水约去? 6..活动探究三:建立有氧呼吸流程的概念图 三、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3.反应式 反应式1: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实例: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动物和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乳酸菌等。 反应式2: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实例:酵母菌、水稻根、苹果果实等植物器官的细胞等 概念: 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很多传统食品的制作:如:馒头、面包、泡菜等; 2.现代发酵工业生产青霉素、味精等; 3.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适时排水等; 4.储存果实、蔬菜时,低温、低氧等; 5.慢跑等有氧运动。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呼吸酶的种类、数量不同等。 2.外部因素 (1)温度: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但超过一定的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会变性失活,从而使呼吸作用强度减弱直至停止。 应用:低温储存水果、蔬菜等 (2) O2浓度 ①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强度逐渐被抑制, 有氧呼吸强度不断加强,但仍较弱,细胞呼吸强度较弱。 ③当O2浓度达到5%时,释放CO2最少,细胞呼吸强度最弱。(此时最利于储藏) ④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10%)后,无氧呼吸消失,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随O2浓度进一步增大,有氧呼吸强度先增强后基本不变(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3)CO2浓度 (4)水 增加CO2的浓度对细胞呼吸强度有明显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 的抑制作用 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规律方法】 根据气体的变化特点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不吸收O2,放出CO2 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只进行有氧呼吸不吸收O2,不放出CO2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知识汇总】 【典例分析】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O点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O2浓度为b%以下时(不包括O点),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Q点重合,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该曲线提示的原理,我们在进行水果贮藏时,应该取O2浓度值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氧呼吸 (2)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 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3)有氧呼吸 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 (4)P点对应的O2浓度 果实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
学后思考 教学反思 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