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案 2022-2023学年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4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案 2022-2023学年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实验等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血管和心脏疾病的种类
难点:收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及预防资料并分析发病原因
三、教学预设
采取调查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对身边的人进行调查,调查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有哪些常见的心脏病和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病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根据学习总结得出结论。并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调查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有哪些常见的心脏病和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病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并进行记录)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被称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的疾病是(  )
A肝炎 B传染病 C癌症 D心血管疾病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是D心血管疾病,(可能大多数学生会选择B选项)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这样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新发病的脑中风和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二)讲授新课
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自己所做的数据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组织学生回答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心血管类的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脏病发作时),脑血管病(中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 脑血栓,脑出血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
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的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严守生物钟规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条件。老年人性格开朗、乐观、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非常重要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除不健康行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必不可少和条件。各种调查研究证明营养与寿命和老年病密切相关,喜食肥腻、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应强调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的重要性,并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无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
(3)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a血压控制 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b血脂控制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当然对于已患心脑血管病者要积极治疗,严格遵守医嘱。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要更早的要注意保护心脏和血管,预防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
脑出血,脑血栓是比较常见的发性血管疾病,当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一:
(1)正确拨打120救护车
(2)停止任何活动平卧或侧卧,头下不垫东西,宽衣解扣,保持呼吸通畅。有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避免堵塞气管。如果 呼吸困难,不要强迫其平卧。
(3)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快吸入氧气。
(4)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隔5分钟服1片,不超过3片,不要直立服药防止晕倒。要含在舌下,利于药物的 快速吸收。(将未开瓶的药物遮光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定期更换)
(5)观察病人是否神志清醒。观察瞳孔、呼吸、心跳 。
(6)一旦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a.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呕吐物、假牙;使其头后仰,防止舌根堵住喉部;解开皮带、衣领等。
  b.尝试恢复心跳 。手摸颈动脉,如果没有心跳,可先尝试叩击恢复:施术者将左手掌覆于患者心前区,右手握拳,连续用力捶击左手背,在心脏停搏1.5分钟内有效。 如果心跳不能恢复,要立即实行心肺复苏 。
  c.为促进静脉回流,可将下肢抬高
  d.心肺复苏
  送气: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 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
  按压:剑突上二指,借助身体力量用力下压,使胸骨 下陷2~3厘米。每分钟80~100次。避免用力 过猛,肋骨骨折。
  比例:单人15:2 双人5:1
  按压时间:每分钟检查颈动脉有无心跳恢复。若无恢复应持续按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二: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特别是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突然发作起来可能危及生命。家人若能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则可在第一时间帮助患者脱离危险,以便开展进一步的治疗。
当老人哮喘病发作时,会出现急剧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干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此时,家人要保持冷静,让患者保持坐立姿势,解开领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稳定后,用担架或靠背椅,仍保持病人坐姿,将病人安全转移到医院。一定要避免病人胸腹受压。
需要提醒的是,切忌背着病人进行转移,因为此时病人支气管出现痉挛,通气量不足,背着病人往往导致病人胸腹部受压,加重其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此外,中风忌慢。要在患者发病的第一时间,即发病的6小时以内使患者得到救治。
  心脏病忌动。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家人要立即拨打120求助,保持病人安静、平卧休息,帮其含服药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不要轻易搬动病人。
脑溢血忌颠。脑溢血病人发病后,应立即让病人平卧,避免震动,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
实验,让学生自己测量心率,可以是自测,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相测量,多测几组,分别取平均值,分析结果并解释原因。
心率和心输出量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又称每分输出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而不是肌细胞数量增加。所以青少年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促进心脏和血管健康。
(三)内容总结
一、心血管疾病种类: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脏病发作时),脑血管病(中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 脑血栓,脑出血。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1.高血压。2.血液粘稠3.吸烟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三、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
四、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
(四)知识巩固
1、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
A高血压 B脑肿瘤 C冠心病 D动脉硬化
2、下列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是()
A长期酗酒抽烟 B精神紧张和长期心里压力
C每天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D经常吃油腻食物
3、下列心脑血管疾病病中,即使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避免是()
A高血压 B高血脂 C冠心病 D先天性心脏病
4、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
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减缓血液循环 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功能
5、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
A使红细胞增多 B使血液变稠
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答案:BCD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