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四下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六课题 练习六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条形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学习本章的内容可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作准备。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学策略 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93-95页教学目标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决策提出相关问题。 理解平均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能绘制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以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教学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应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已经学完了,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哪些 知识你觉得最有趣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教师:我们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明白1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师:你能根据下表涂一涂并说一说1个方格代表多少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1题) 学生:1格代表5人。 教师:为什么 你是从哪得到这个信息的 学生1:观察统计表可知,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数最多,共90人。而一行只有18个格子,所以90÷18=5(人)。可知1格代表5人 教师:有的题目中还会用三角形表示几个单位的物体,你能完成教材第95页第5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5题) 奇思、淘气、乐乐、笑笑与妙想踢毽子的成绩分别是:40个、35个、25个、50个、45个。将他们的成绩绘制成统计图。 教师:请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展示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画条形统计图的。 学生1:首先确定1个格代表5个单位。 学生2:1个格代表5个,奇思踢毽子成绩是40个,共8个格;淘气踢毽子成绩是35个,共7个格;乐乐踢毽子成绩是25个共5个格;笑笑踢毽子成绩是50个共10个格。妙想踢毽子成绩是45个,共9个格。 教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与同伴进行交流。同学汇报集体订正。 教师:更能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什么统计图 学生:折线统计图。 教师:你还记得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吗 学生1:先要描点。 学生2:把描出的点顺次连接起来。 教师:在统计图里把各个点描出来,再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我们的折线统计图。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点完成教材第95页第6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95页第6题) 教师:护士每隔几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1:护士每隔6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学生2:通过观察横轴上的时间得到的。 学生:正常人的正常体温。 教师: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1:病人的病情好转。学生2:病人的病情趋于稳定。 三、教师这个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了统计图还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平均数。 教师:平均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1:平均数在大数和小数中间。 学生2:平均数是虚拟的一个数。 学生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不在这组数据中。 学生4: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我们知道了平物数的这么多特点平均数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学生1:数量较小时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学生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师: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是我们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但有时求平均数.我们不用计算.也能求出来.请做教材93页第3题。(课件出示教材93页第3题) 3.不计算,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 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她的英语成绩是多少? 教师:谁想说说原因 学生1:平均数在大数和小数中间。 学生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90.但是给出的数据都比90小所以要选择的数据只能比90大是93。 教师:你能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完成教材第93页第2题吗 学生独立做题最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能够更灵活准确地处理有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题 学生2: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四、教学板书 练习六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物体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平均数: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五、教学反思 优点: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增强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题,然后小组交流,拓宽了同学们的思维。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大部分同学能较好地掌握本章所学的知识点.但也有个别同学掌握得不扎实。。缺点:本节复习课节奏稍微有些快,课堂上仅仅复习了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却没有系统的提供习题供学生练习。以后复习课应该多注重课堂的当堂训练。 改进措施: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