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3.2 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最多,比最少的多( )辆。新知导入5423小汽车31.根据象形统计图填写表格并分析数据。(1)分一分,画一画。(有一辆就画一个圆“ ”)(2)数一数,填一填。讲解新知分成两组做游戏, 他们可以怎样组呢?新知讲解按大人和小孩分按男、女分人数大人小孩86人数男女77新知讲解按大人和小孩分按男、女分人数大人小孩86人数男女77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论怎么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新知讲解还可以怎样分?人数左右77人数爸爸44妈妈孩子6课堂练习1、如果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女 生男 生人 数2、给小动物分类。课堂练习(1)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三类,可以怎样分?把分类的结果填入下表。答案不唯一(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答案不唯一,如:哪两类动物一样多?地上跑的和天上飞的一样多。课堂练习3.按要求分一分,做一做。(1)、按形状分一分课堂练习(2)、按颜色分一分。我发现:( )色的最多,( )色的最少,这两种颜色的车相差( )辆。红色蓝色3课堂练习4. 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1)数一数,填一填。4335634课堂练习(2)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分法。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个数1513(3)根据分组的结果,同桌互相提一个问题。课堂练习空中飞的只 数水里游的(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5.54(2)根据分组的结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练习6. 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情况如下(每个 代表1名同学)。36678根据上图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课堂练习(1)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36678喜欢大熊猫的人最多。(2)喜欢哪两种小动物的人同样多?喜欢猴和猫的人同样多。(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喜欢乌龟的人比喜欢大熊猫的人少多少人?8-3=5(人)课堂练习7. 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标志吗?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1)按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形状 长方形 三角形 圆个数432课堂总结(2)还可以怎样分?颜色 蓝色 红色 黄色个数522(3)同样是道路交通标志,为什么分类结果不同?分类的标准不同。(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册。2、探究生活中物体的分类。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2、过程与方法: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二、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四、教学准备课件、简单的统计表。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1.师:根据象形统计图填写表格并分析数据。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对象形统计图的整理,让学生理解到有序整理的意义,深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又激发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2主题图。1.讨论分类标准。师:星期天,四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如果要分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人物的年龄、性别、装饰等不同之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分组的标准及选定这个标准的理由,使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按大人和孩子分组以及按男、女分组比较合适。【设计意图】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分组(分类)标准,经历分类的第一步。2.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或按男、女分。(板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课件出示)师:表中的数据“8”和“4”分别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呢?【学情预设】结合文字记录,学生都能理解“8”表示8个大人,“4”表示4个小孩;“6”分别表示6男和6女。【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呢?【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将两个表分开来看,发现大人多,小孩少,男女一样多;也有的学生会同时观察两个表,对比其中的数据,发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不一样,或对比其中的文字记录,发现分类的标准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不同。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情预设】通过计算发现,总人数是相同的。适时渗透“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的思想,但不管怎么分,每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同的。师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论怎么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标准,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到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和分类统计的过程,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从而体会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自定标准分类。师:同样是这些人,还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按照“左、右”标准分为两组,也可以按照“爸爸、妈妈、孩子”分成三组。(教师适时板书)学生交流后,课件展示分类结果。师: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设计意图】通过继续寻找分组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分类标准可有多个,具体选择哪个分类标准应根据实际的要求而定。从而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分类的实际意义。(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分类整理。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展示。【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分类经验,学生会想到按照“男、女”标准来分类,也可能按照组别来分类,分类标准合理就行。2.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七”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后交流。师: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知道每一类图形各有几个,也可能说平面图形有几个,立体图形有几个,等等,只要说法合理就行。【设计意图】第(1)小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逐步整理,为完成第(2)小题做铺垫,以便较容易地选定分类标准。(2)师: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分法。学生独立分组,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情预设】预设1:按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分。(绝大部分同学是此种分法)预设2:还有其他同学按是否有曲面来分或按是否有角来分。师:根据分的结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就行,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一共有多少个?【设计意图】此题既包括按给定标准分类的练习,又有按自选标准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结果的分类练习,这都要在充分理解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处理好了习题与习题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3.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学情预设】由于学生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学生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的困难不大。但在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时,学生可能会在选择分类标准上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可以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天上飞的与地上跑的;也可以按照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只要学生能说清楚即可,不要求严格地、完整地说出来。【设计意图】设计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4.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6题。(1)师:这张图呈现的是什么统计结果?【学情预设】呈现的是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人数统计情况,而不是每种小动物的数量。师:(指着小乌龟这一项)小乌龟这一项上涂了3个圆圈,表示什么?【学情预设】表示一(1)班同学最喜欢小乌龟的有3人。(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后展示。(3)根据统计结果依次交流如下三个问题:①喜欢什么小动物的人数最多?②喜欢哪两种小动物的人数同样多?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在理解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能较容易地完成统计表和后面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训练让学生熟悉整理数据的方法及呈现数据的方式,并体会统计的作用。5.完成教科书P32“练习七”第7题。(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每一项活动有多少人,也可能从男、女生角度获取信息。(2)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展示。【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六、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1、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册。2、探究生活中物体的分类。八、板书设计分类与整理(2)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按男、女分按左、右分按爸爸、妈妈、孩子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论怎么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同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教材)3.2 分类与整理.doc (新教材)3.2分类与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