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2种子植物素养 目标 生物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探究思维目标: 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科学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实验体会动手,观察的乐趣,认识种子结构和功能适应的关系。教学 重点 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教学 难点 1.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2.理解种子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课前:自主预习环节 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 预习 (20分钟) 引导学生探索答案 1. 种子结构示意图: 2. 种子各结构的作用: (1)种皮:对胚有_____作用; (2)子叶和胚乳:含有供胚发育的_______; (3)胚:是新植物的_____。 3.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 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次 备课 针对预学情况,针对性改变教学策略课中: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情境 导入 (3min) 展示水稻和小麦的图片,问二者繁殖的共同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种子,收获的粮食也是种子。感知我们都靠种子养活的。思考水稻和小麦二者都是靠什么来繁殖后代的?联系实际知道水稻和小麦是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引出本节主题种子结构。探究 过程(30min) 自主质疑,问题探究(8min) ①出示实验目的,介绍材料用具; ②介绍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1、阅读教材,概括观察种子的基本步骤; 2、概括:看外形、剥种皮、分豆瓣、认结构 3、倾听:明确生物观察的先后顺序。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梳理实验步骤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解,进一步强化观察顺序 。③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按照观察种子的基本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进行观察菜豆种子并巡视指导、调控进度, 组织学生展示已染色的种子,板书菜豆种子的结构。 1、按老师步骤观察菜豆种子; 想一想: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猜测:它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 2、板书展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通过教师带领进行规范操作,展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对菜豆种子的结构的位置、形状有清晰的认识。精准讨论,合作探究(10min)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播放操作视频,强调使用刀片时应注意安全; ②巡视指导、调控进度。 1、观看操作视频。 2、按步骤观察玉米种子。 想一想: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猜测:它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子叶:运输营养物质) 通过切面观察,学生对玉米种子各结构在切面上的位置有了认识。3、精彩展示(10min) 1、板书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填写完整。 2、师生共同构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3、播放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视频; 4、播放其他常见的单双子叶植物图片。 1、板书展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2、归纳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异同,完成表格; 3、讨论展示种子的哪个结构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4、认识除菜豆和玉米之外的其他单双子叶的植物。 培养学生利用表格进行比较和归纳的学习思想; 通过观看种子萌发过程视频直观感知新植物体幼体由胚(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发育而来。总结 内化 (5min) 带领学生说出种子结构及功能。 对种子结构与功能有整体认知。拓展 延伸 (4min) 链接生活 思考早上喝的豆浆里面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的哪个结构呢?(黄豆种子的子叶) 思考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哪一结构呢?(水稻种子的胚乳) 能够应用于实际。课后:作业布置、总结反思。课后 作业学生 表现教后 反思 知识掌握程度:教学存在问题:后期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