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植株的生长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2植株的生长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3.2.2植株的生长
素养 目标 生物知识: 1.通过实验描述根尖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芽的结构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科学探究思维: 通过观察幼根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 科学态度责任: 1.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植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2.通过合理施肥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1.根尖的结构、芽的结构和芽的发育过程。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合作、实验能力。
教学 难点 枝条的发育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课前:自主预习
环节 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预习 (20分钟)
二次 备课 针对学生的预学情况,针对性的改变教学策略。
课中: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提问 导入 (3min) 想一想,议一议 思考:一株生长良好的黑麦的根约有1400万条,连起来全长600千米。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万千米。精确计算表明:这株黑麦所有的总面积是茎和叶面积的130倍。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黑麦的根数量多,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老师提示从根的作用进行回答)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探究 过程(30min) 幼根的根尖生长 自主质疑,问题探究(8min) 1.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观察幼根根尖的部位和其分区。并让学生指认根尖的各部分。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根尖各区形态特征,分析其相适应的功能。 提问:幼根的根尖每个区的位置、特征及功能? 3.教师提问:植物移栽时为什么容易萎蔫,成活率不高?有何措施?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 1. 学生观察根尖的结构,并指出根尖的各部分. 2.学生观察各区的细胞形态特征,并分析其相应的功能。 3. 学生结合知识分析移栽时容易萎蔫的原因,并讨论相对应的措施。 1.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枝条的生长 1.叶芽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叶芽的结构和发育相应的枝条图。 2.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习芽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 (2)按着生位置分类 3.年轮的形成 教师提问:树桩上的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干的横切面,介绍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让学生分析讨论年轮的形成。 学生观察示意图,并描述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发育。 2.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根据分类依据给芽分类。 3. 同学们分析讨论年轮形成的原因。 引导学生得出枝条由芽发育而来的,同时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2.精准讨论,合作探究(6min) 1. 演示对照试验:比较幼苗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的生长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论是根的发育还是枝条的发育,植物的生长都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生长究竟需要那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从哪来? 2.教师展示缺氮、缺磷和缺钾的叶片图片,及观察提纲。 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的种类和来源。 2. 观察叶片图片,总结归纳缺乏无机盐植物的病症. 引导学生得出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汇报分析(6min)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阐述植物所需要的三种无机盐氮、磷和钾对植物的作用和缺乏这些无机盐植物的病症。 台下学生质疑补充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总结 内化 (3min) 教师引导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回顾各知识点 加深理解和巩固 加深学生记忆
测评 (2min) 展示图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了解生活中如何合理施肥。 引导学生分析施肥不当造成的后果,树立环保意识。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布置、总结反思。
课后 作业
学生 表现
教后 反思 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存在问题:
后期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