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年级: 班级:高一 组别: 高中生物 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第 节
一、课标要求与解读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本模块“学业要求”中与本节相关的内容有:“运用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型,阐明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课标解读】
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并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学会判断细胞分裂图像;通过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异同点。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减数分裂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自然界,感悟生命的自我更新,体会生命延续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人教版《生物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 1节内容。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由于本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尤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另外, 减数分裂又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同时也是后面分析遗传物质和生物变异的基础,因此减数分裂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遗传和进化这个知识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也是个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较有丝分裂复杂的多,对于初次学习减数分裂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图形分析判断不准,专用术语名词区分不清,对减数分裂过程理解不够透彻。但是学生经过了有丝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时能相对较好的去分析和理解过程。因此,学生有了学习本节新知识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设疑导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并运用手工制作的染色体、染色体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加以突破,来启发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变化过程,指导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等,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及识图和作图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多数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已知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通过比较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
科学思维
(1)通过总结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和分析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及分裂图像辨析,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表法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异同、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3)通过识图、绘图法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特征。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
社会责任
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设计 增补内容
导入 5min 第一课时 展示情景材料,果蝇的照片及果蝇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照片。 提问:(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什么优点? (2)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3)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吗?为什么?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减数分裂的概念 15min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8-22,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发生在何时期? (2)精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3)描述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4)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互换等遗传学概念。 (5)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一定相同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找出问题的关键答案。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精子形成的过程 20min 讲述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 对比回顾之前学过的有丝分裂,阅读课本18页的图,回答问题。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结合动画,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逐一分析减数分裂每一时期的物质变化。 根据学生的描述,提问: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是联会? 展示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照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在学生已经学习精子形成的过程后,提问: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有何区别?列表比较。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变化染色体主要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
阅读,识图,思考并根据老师的动画尝试归纳总结染色体的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减数分裂Ⅰ:联会形成四分体,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等。 减数分裂Ⅱ: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染色单体分离等等。 填充完成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课堂小结 5min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35min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回顾精子的形成过程,展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形成过程流程图。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21-22,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提问:找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吗? 展示从减数分裂间期开始到结束的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减数分裂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像,形成坐标曲线图。 播放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的视频,提问学生: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列表比较。 展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照片,提问:如何判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图像?有何方法? 寻找不同,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两者在分离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是一致的。 观察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最终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只有一个。 观察动画,对比,总结,归纳填表。 通过上面的图像分析,完成坐标图的绘制。 观察,归纳,填表。 观察,对比,归纳图片的共同特征,形成方法技巧。
课堂小结 10min 幻灯片展示几个题目,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题目。
导入 5min 第三课时 讲述有些双胞胎长得不是特别像,展示两张照片。提问:(1)为什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2)父亲体内的所有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那么同一生物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入今天的话题——受精作用。 观看照片,回答问题。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5min 展示如下两章照片,引导学生分析下列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 提问:1.若图甲所示为一个精原细胞,则能形成多少种精子 若图甲所示为一个卵原细胞,则能形成多少种卵细胞 2.若图乙所示为一个精原细胞,则能形成多少种精子 若图乙所示精原细胞数量足够多,则能产生多少种精子 3.若图乙所示为一个卵原细胞,则能形成多少种卵细胞 若图乙所示卵原细胞数量足够多,则能产生多少种卵细胞 4.若考虑四分体的互换,如下图。分析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1个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多能产生几种精子和卵细胞 引导学生分析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原因。 观察思考问题。 动手画出在互换的情况下所形成的配子种类。 归纳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原因。
受精作用 15min 展示如图所示的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 提问:(1)从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受精卵与生殖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 (2)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点 (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为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 试分析原因。 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出受精作用的概念,本质,过程,意义。
小结 10min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受精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经过这两个过程,物种染色体数目保持了恒定,还进一步增强了后代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