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9.2 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9.2.3血液循环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了解冠脉循环,血压和脉搏;
2、锻炼空间想象思维;
3、通过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
难点:肺循环中的血液变化。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观看视频:心脏
在这节课一开始,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心脏是由四个腔构成的,里面有两种瓣膜。
好,这是上节课的内容。
【新课讲授】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就叫血液循环。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体循环。
[播放体循环视频]
体循环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呀?
对是从左心室开始的。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心室收缩将血液挤向主动脉,然后流向全身各级动脉,然后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在这里发生物质交换,动脉血转为静脉血,流向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回右心房。
这就是体循环的途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体循环中的物质交换。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网时,他会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具体来说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交换。组织细胞经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它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放到血液当中,将血液中的氧气吸收进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就由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转化为含氧量低的静脉血。
这就是体循环中的物质交换。
(2)肺循环
再来看肺循环。[播放肺循环视频]
同学们看,肺循环的起点是从右心室开始的,右心室连接肺动脉,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发生物质交换,静脉血转为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这就是肺循环的途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肺循环中的物质交换。
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到肺泡当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同学们还记不记得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一个特性。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肺泡中含有大量氧气,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就由含氧量低的静脉血转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就是肺循环中的物质交换
总结:
好的,这里老师用一张图把体循环和肺循环结合在了一起,这个图要求同学们记住。
中间的这四个表格代表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用箭头表示。
其实同学们不难发现,在心脏的左边,流淌的都是动脉血,在心脏的右边,流淌的都是静脉血。
血液循环的意义: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的意义在于为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肺循环的意义在于补充氧气。
过渡:血液循环为全身的组织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那心脏本身是不是也需要营养物质呢,他的营养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冠脉循环。
[播放视频:冠脉循环]
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心脏表面这根最粗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
冠脉循环的途径,其实和体循环很像。从左心室出发,到主动脉,再到冠状动脉,到心肌内毛细血管,再到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的过程。
同学们可以发现,冠状动脉其实是属于各级动脉中的一条分支,所以,冠脉循环也属于体循环。
心脏就是靠冠脉循环,为其提供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的。
如果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就会引起冠心病。冠脉血管发生堵塞会引起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就会出现心绞痛。
下面我们了解几个概念:
[播放血压和脉搏视频]
血压: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就像家里水管里流淌的水,水也会对水管壁产生一个压力,那个叫水压,血压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我们常说的高压指的是收缩压,正常值在90到130毫米汞柱,低压指的是舒张压,正常值是60到90毫米汞柱。如果一个人的血压,收缩压高于140 ,或者舒张压高于90 ,就可以判定为高血压了。我们测量血压,一般使用血压计在手臂上肱动脉处测量。
脉搏:脉搏,我们之前提过,测量的位置在桡动脉,就是中医把脉的位置。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就等于他的心率。正常值是在60-100之间。高于100叫心动过速,低于60叫心动过缓,都是异常的。
四、本课小结:图归纳
五、随堂练习:典型例题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