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血胞。3.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与讲解相结合教学准备:人血永久图片、显微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或理念一、情景导入提出课题 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那血液究竟有什么作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提出问题、展开联想。根据课前准备,自由发言,提出有关血液方面的问题,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互相补充 由亲身经历设疑导入,尽快投入到探究活动。二、预习新知 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就是血液,给大家5min时间预习这一节,1.分析血液分层图,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哪几种?2.血浆的组成和功能3.三种血细胞各自的形态结构、功能4.血液的主要功能 认真阅读教材,预习新课,在课本上找到幻灯片上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探究血液的组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出血的经历,请你谈谈对血液的认识问:你曾流过血吗?受伤流出的血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讨论后回答:踊跃发言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1、观察血液分层图片 问: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问:样品血分几层?每一层分别是血液中的什么成分? 答;血液发生分层现象答:样品血分三层交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检验预习成果讲解补充2、观察常规化验单 问: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分别位于哪一层? 认真观察,踊跃回答 应用新知四、探究血液各组成成分1、血浆 指导观察教材图4-31血浆成分示意图 研究图,请同学说出血浆的成分,思考血浆的功能 识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2、血细胞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幻灯片展示人血涂片,分析总结三种不同血细胞的形态特点 观察、思考、讨论、对比、答问,全面理解 自主学习局部合作(1)探究红细胞功能 引入:电镜下的红细胞很鲜艳,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1)动画演示血红蛋白特性2)引出血红蛋白的特性及红细胞的功能 观察、对比、答问全面理解 让学生对血细胞有更深的理解。运输氧解读血常规化验单问: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怎样? 了解血常规所要解读的项目,以及的正常参考值;解析血常规化验单,看是否贫血、发炎等? 学以致用关注健康(2)探究白细胞功能 多媒体课件演示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理解白细胞的功能尝试描述吞噬过程:发现敌情,迅速逼近围追堵截,展开攻势土崩瓦解,同归于尽 形象生动加深理解问:血常规白细胞数目高于正常值说明身体可能发生了什么问题? 可能身体有了炎症 自主学习分析总结(3)探究血小板功能 问:为什么平常小伤口流血了又能止血?跟哪种血细胞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 跟日常生活相联系播放多媒体课件: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 理解血小板止血原理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更能揭示抽象深奥的生理过程列表总结三种血细胞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列表比较血细胞 温故回忆,加深学习知识的印象 自主学习人人参与可协作完成五、血液的作用 问:血液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总结运输、防御和保护 检验预习分析总结六、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问:本节课后你有何新收获? 踊跃小结,相互补充 落实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回顾七、当堂检测 分析达标训练、适当点拨 讨论习题 即学即练即学即用八、课外作业 做课后练习题阅读科学·技术·社会 课下查资料下节课交流 课外拓展:培养获取新信息能力板书设计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浆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