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选自初中生物北师大版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一节,学生在上一章中,已了解到呼吸是一个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有了之前的基础,这一节课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只要让学生们着重掌握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和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了。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学,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而生物学又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所以,介绍“代谢废物”一词,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与此同时,由于这一节课并没有与之相关联的挂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节课的知识。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难点:说出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五、教法学法教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师:我们人一日三餐要吃很多的代谢,吸收了许多营养物质。那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消耗营养物质,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的代谢废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在代谢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哪些废物吗 生:尿液、汗液、粪便等。 师: 那这些废物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呢 有人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11 章第 1 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听老师讲述 回答老师的问题尿液成分的 测定 尿液成分的 测定 同学们刚刚说了,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有尿液。尿液其实是人体肾脏产生的一种液体。 师:同学们说说尿液的颜色是怎样的 生:黄色。 师:那有什么味道呢 生:臭味 。 那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一起来探究一下,尿液中都含有什么物质?以及为什么尿液必须要排出体外?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第 58页的内容。仔细看步骤,待会老师来演示实验。 实验完毕后 师:请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闻到异常的气味 你们猜测一下它是什么物质 生:有。尿素。 师:是的,我们闻到的臭味,是因为在燃烧的时候,包含在尿中的尿素被加热而产生的。 师:那我们最后看到,在烘烤过的载玻片上有什么? 生:有白色粉末状物质。 师:那这些是什么 生:无机盐。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尿液的成分,结合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得出: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 这些物质实际上都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影响细胞正常的活动,所以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观察实验 思考问题代谢废物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 因此,我们就将人体把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其实,人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排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体内的代谢废物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教师依次讲解三条途径) 师: 这节课的最开始,同学们说了我们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还包括粪便,那排便属于排泄吗? 生:属于。 师: 其实,排便是不属于排泄的。排便属于排遗。 排遗是指动物排出废物的一种现象,一般指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如粪便。排泄与排遗的区别就是在于排遗没有经过细胞代谢。 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回答问题排泄维持细胞生活环境 的 稳定 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 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听教师讲解, 认真思考八、板书设计第一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1、尿液成分的测定2、排泄(1)概念: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除体外的过程。(2) 主要途径呼气: 以气体形式排出少量水、二氧化碳。排尿: 以尿液形式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对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排汗: 以汗液形式排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等。.意义: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九、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主要是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互相促进,从而将学生的感觉和思维进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改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快乐地去思考问题,可以自主地去学会探索问题,可以平等地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我认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将不再是一个虚有其表的概念,而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