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标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以及对植物繁殖后代的意义。难点:描述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新鲜的洋紫荆。2、学生探究用具:解剖盘、白纸、刀片、镊子、放大镜。3、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帮助采集洋紫荆四、课时分配:1课时五、教学过程课前:伴随着《请到天涯海角来》的音乐,幻灯片1:一些海南岛鲜花盛开和果实累累的图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四季如春、鲜花盛开的海南,听着这美妙的歌声,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十分自豪。幻灯片2:祖国各地的鲜花师:美不美?面对盛开的鲜花,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见花开花落,或黯然神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或豁达乐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总护花。对于一个热爱生物科学的人来说,他更多关注的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如果你连续观察花开花谢的过程,就会发现,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就在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小小的果实。花究竟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开花和结果的奥秘吧!授新课:幻灯片3:课题: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师: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现在让我们开动大脑,借助双手去探究花的结构。下面以同桌同学为一小组共同观察紫荆花的结构,并思考讨论问题。如何进行观察呢?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一朵桃花,紫荆花的基本结构与桃花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提供的观察方法,对照图形进行观察,(幻灯片4:桃花的基本结构图形、观察步骤及方法),并试着思考、讨论这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老师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好)学生观察紫荆花的结构,老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各小组同学观察都很认真,很好,现在老师手中有四道题(课前将四道题分别写在四张纸条上),我们以四个大组为单位各选其一,看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师:老师请每一组的一个同学来抽签回答问题,本组的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完善。第一题:说一说,你们通过观察、解剖花,认识了花的哪些结构?第二题:试一试,说出屏幕上桃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幻灯片5:桃花的基本结构图形)第三题: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猜一猜,花的哪一部分最终发育成果实?第四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生:抽签回答。老师将每组学生的回答结果简单地写在黑板上并进行一定的评价。师:看来大家对于花的基本结构已经了解得比较清楚了,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很好,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验证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现在,我们对花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请看大屏幕。(幻灯片6:雄蕊的结构组成图片、幻灯片7:雌蕊的结构组成图片)观看雄蕊的结构图片和雌蕊的结构图片,重点观察花粉和子房的结构,让学生知道花粉中有精子,子房的胚珠中有卵细胞。师: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植物是如何完成传粉和受精的呢?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传粉的相关知识。观看一段录像,注意什么叫花的传粉?花是如何完成传粉?拿出纸和笔做一些记录,记录一些关键字或词。(幻灯片8:植物的传粉过程录像)师:通过观看录像,你知道什么叫传粉?花是如何完成传粉的呢?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幻灯片9:总结什么叫传粉及花的传粉过程)。师:花传粉之后,距离结果还有多远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植物是如何完成受精的?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观看录像 (幻灯片10:植物的受精过程录像)。注意记录,什么叫受精?如何完成受精过程?并且注意在这段录像中,花的哪一部分最终发育成果实?看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生:回答。师:对于受精过程,同学们可能比较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受精过程,老师将其全过程设计成电脑动画,结合刚才的录像,我们来总结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幻灯片11:受精过程的电脑动画并总结受精过程)师:受精过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光荣下岗了。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子房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幻灯片12:苹果和木瓜果实的结构组成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果实的结构组成。师:果实的这两部分分别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来的呢?师:下面我们通过大屏幕中的图形对比分析一下子房和果实。(幻灯片13:桃花的子房结构图片和桃的果实结构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上“桃花的子房结构和桃的果实结构”的对照图,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大胆推测并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下,我们终于从“春华”看到了“秋实”。现在,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生:回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得出结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生:回答。巩固练习(幻灯片14)课外实践:人工辅助授粉(幻灯片15:人工辅助授粉图片)教学反思: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呢?在这节课上,我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进入新课内容第一部分“花的结构”的教学时,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对花的结构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我大胆尝试,将教材上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教师先不讲解花的结构,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探究花的各部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然后再以抽签的形式,通过提问和讨论、回答相关的问题,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实验情况,又给了学生进行思考和大胆假设的空间。本课的知识点分别是:花的基本结构、花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即花开后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我把它们串成一条线,创设情境,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步步搞清楚花的基本结构,花的传粉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被子植物的受精”这部分内容较低为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播放了一段录像的基础上,再将其全过程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成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从而突破了难点。新课程标准注重在教学教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花的情感及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前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欣赏海南岛鲜花盛开和果实累累的图片。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这节课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本课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学生观察实验和进行讨论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况,加强引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