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年级下册数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也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但是部分学生对于数位和位值的概念理解的不够准确、深入。同时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以及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以“综合与实践”为主题的活动课,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摆在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体验位值思想,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珠子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数。
2. 感悟珠子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规律。
3. 通过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58”,你能从这个数字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是由5个十,8个一组成。
生2:个位是8,表示8个一,十位是5,表示5个十。
生3:58比57大,比59小。
师:看来呀,小小的数字里还藏了不少秘密呢。
师:(出示计数器)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计数器。
师:谁能介绍下计数器?个位和十位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今天就让我们用珠子和计数器摆一摆、想一想,继续探索数字的奥秘,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字王国吧!
【设计意图】本节课需要借助计数器和数的组成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得概念,在上课开始我以“你从58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和“谁能介绍下计数器”两个问题出发,唤起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展开做准备。
(二)活动探究
1.在探索中充分感受“位值”:
(1)用1个珠子表示数、初步感知“位值”。
师:你能用一个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几个不同的数?(出示珠子和计数器)
生:可以表示出1和10两个不同的数字。
师:同样一个珠子,为什么摆出的数不同?
生:珠子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珠子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
师:看来珠子在计数器上的位置太重要了,现在我们把1个珠子摆出的数字记录在这张纸上(教师板书填表)。
(2)用2个珠子表示数,进一步感受“位值”。
师:一个珠子难不倒大家,现在加大难度,请你们用2个珠子在计数器上摆一摆,你能摆出几个数?学生独立操作后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展示。
生展示:11、20、2
师:(出示计数器中摆的11)同学们,我想给计数器上的珠子搬搬家,得到一个比11大的数,应该怎么搬?
生上台展示摆出20
师:为什么他一挪就比11大?
生: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十,如果再把另外一个珠子挪到十位就是20.
师:难不倒大家呀!我要想得到一个比11小的数,有什么办法?
生说师摆,摆出2。
师:为什么这样一挪就变小了?
生:因为珠子在十位表示几个十,挪到个位就变成几个一。
师:看来珠子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在数位表中珠子所在的位置非常重要。
请生把刚才表示的数记录到自己的表格中,并请1名学生到黑板上记录:
(3)用3个珠子表示数,建立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师:接下来3个珠子,请你在计数器上试一试,看能表示出哪些数(生动手尝试)、尝试后请生到前面摆,其他同学抢答他摆出的数。
生摆出:30、3、12、21
师:用3个珠子怎么表示一个最大的数,为什么?
生:3个珠子都放十位上,因为目前的数位表中十位是最高位,3个珠子都放在十位上就是最大的。
师:怎么摆出最小的数呢?
生:3个珠子都放在个位上。
师:接下来让我们把3个珠子表示的数记录在表格上(请生在自己表上记录,1名学生上台记录)
【设计意图】在教学第一环节,我借助数位表、珠子教具,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数位的位值概念。
2.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有序思考:
(1)同桌合作用4个珠子表示数,学会有序思考。
2人合作,用4个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一人摆另一人记录在学习单上,老师巡视,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展示摆的过程:先摆4、再摆13、接着22、再次31、最后40。
师:谁看懂她的方法了?
生:先把4个珠子放在个位摆出4,再把一个珠子挪到十位摆成13,再把1个珠子挪到十位摆成22,再把1个珠子挪到十位摆成31,再把1个珠子挪到十位摆成40。
师: 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好,因为这样摆出的数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师:还有没有这样的好方法,让我们摆的时候不遗漏也不重复呢?
生展示把珠子全放到十位然后把珠子一个一个挪到个位的方法。
师:对比这两种方法摆的过程中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都是先把珠子全放到一个数位上,然后一个一个的往另外一个数位上挪。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乐于动手实践,还善于思考,真的是非常厉害,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现在我们把这么快速且不易重复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请一名同学到讲台记录。
(2)用5,6个珠子表示数,只写不摆,感受有序思考的便捷、高效。
师:老师要提出新的要求了,5个珠子不摆只想你能写出多少个数?能不能试着直接写到学习单上?学生独立完成后请生到讲台上写。
师:写的真棒!你是怎么写的,做到了又快有准确的把数全部不遗漏、不重复的写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用珠子摆出数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第二环节我继续用4个、5个珠子让学生在摆、写的过程中去发现、感受所摆的数之间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
3.拓展提升、发现规律:
师:请你猜一猜,用6颗、7颗、8颗珠子能摆出多少数?把猜想放到心里然后动手写一写去检验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请生到台上分别写出用6个、7个、8个珠子摆出的数)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摆的数字的数量总比珠子的个数多1。
生:摆出的数字个位十位加起来刚好是珠子的个数。
生:每次都是先把珠子放在一个数位上,再一个一个挪向另一个数位。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用6个、7个、8个珠子不摆只想,提升学生的抽象意识,更在写数的过程中探索珠子个数与所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运用规律、巩固提升:
1.运用规律,补全数字
8 17 26 35 □ 53 62 71 80
你知道□中缺的这个数是多少吗?它们是几个珠子摆出来的数字?
2.运用规律猜年龄: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老师的年龄正好可以用9个珠子表示。
3.提升思考:猜一猜10颗珠子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设计意图】发现规律的目的是要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在练习环节我设置了问题的梯度,而猜“10颗珠子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又打破了之前学生找到的规律,引发新的思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好玩”。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仔细思考,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总结语:同学们,只要你善于想象,就能创造出无限可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