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初步体会化归思想。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知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2.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本单元的内容蕴含较为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价思想、模型思想等。抽象是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从一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利用教学内容的特点,渗透数学抽象思想,启发学生在抽象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中理解结论的一般性,体会字母、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连串依据等式性质的演绎推理过程,最终将原方程转化为与其等价的“x=?”的形式。“x=?”是方程变形的目标。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做得对、说得清,从而在理解变形依据、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所学方程的解法。列方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过程。教学时,应启发学生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学会“化归”方法,领悟“建模”思想,是中小学方程教学共同的核心目标。此外,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式子的值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一一对应,反映了变量间的依存、对应关系,这是函数思想的重要内涵。其中很多问题要求思考字母的取值范围,其数学背景是求函数的定义域。3.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建立方程的概念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虽然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但这并没有削弱理解概念对于掌握方法的作用。比如,只有理解了“方程”的含义,它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当x取什么数值时,能使等式成立。类似地,只要理解了“方程的解”的含义,也就明确了应当怎样去检验某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同样道理,为使等式的基本性质成为解方程的认知基础,就应当重视对它的理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天平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使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学生理解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就能有效地避免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4.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能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所以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克服解决实际问题的畏难情绪,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由于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从而能使学生在掌握新的解决问题思考方法的过程中开阔思路,这同样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起步教学所给出的问题都比较简单,沿用算术解法只需一步计算,因此学生常常觉得列方程解更“麻烦”“不简便”。对此,一方面有必要适当解释,所谓“麻烦”,只是增加了书写量;另一方面,应着力使学生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变逆向思考为顺向思考的优势。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便于思考的简便解法,进而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5.注意掌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从代数角度考察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内容本身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确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应依据《标准(2011)》,参照教科书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例如,在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特别是补充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实际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不能过于复杂,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的;由这些问题所得到的方程,形式一般不宜超过教材。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欲速而不达。6.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7.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代入求值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8.建议用18课时教学。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