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第一章 图形图像初步知识
活动1 认识数字图形图像
图像的颜色深度 教案(第三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图形图像初步认识 活动1认识数字图形图像的教学内容。《认识数字图形图像》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图形图像的介绍;通过实践操作,认识、理解和应用有关基本知识和概念;进一步认识数字图像图像的特点,了解有关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图像的颜色深度》,《图像的颜色深度》属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第1章图形图像初步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是活动1《认识数字图形图像》的基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图像颜色深度的概念,学会查看图像文件的颜色深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教会学生理解图像参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图像的分辨率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图像分辨率与图像文件大小及图像质量的关系,知道输入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和输出分辨率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这为本课学习图像的颜色深度奠定了基础,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图像的颜色深度的难度。
设计思路
导入: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图想颜色深度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了解产检的颜色深度; 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图像文件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为深度。 3.结束:先进行实践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最后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课件。 学生准备:初读课文,预习课文第12——13页的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像的分辨率,理解和掌握图像的颜色深度概念,并能理解二者对图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讲解二个参数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并保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增强用数字图像图像表达思想感情的信息和决心。
课时重点
全面理解与掌握图像的颜色深度概念;了解常见颜色深度的种类。
课时难点
正确理解图像的颜色深度的概念;学会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理解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学、讲解、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2..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3.显示分辨率与图像质量及文件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回想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图像的分辨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提到了像素,分辨率等概念,今天我们继续加深对这几个概念的了解。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回答。 通过回顾旧知,温故而知新,从而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准备。
新知探究 二、新知探究: 图像的颜色深度 1.概念 图像的颜色信息由各个像素的颜色数据反映出来,通常用颜色深度来衡量有多少种颜色可以用于显示或打印图像。颜色深度的单位是“位”,即bit,所以颜色深度也称为位深度。 2.常见的颜色深度有1位、8位、16位、24位、32位,分别表现为 、、、、种颜色。 例如,颜色深度为16位时可以表现(=65536)颜色;24位时可以表现为(=16777216)种颜色。 事实上,24位颜色深度并不能再现自然界中的丰富颜色,但对于人眼来说,已经很难与自然色彩区别。 3.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颜色深度。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颜色深度。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输图像的颜色深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像素总量=水平方向像素量×垂直方向像素量(像素) 图像文件的大小=像素总量×颜色深度÷8(字节) 一副1200×800像素的24位彩色图像,不压缩时文件的大小为 2812.5KB。 即:1200×800×24÷8=2880000 Byte 2880000÷1024=2812.5KB 多数图像处理软件在新建图像时,要求确定颜色深度、模式和分辨率等。 4.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 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①右击桌面空白出,打开“个性化”对话框 选定“显示”单机 单机“调整分辨率” 单机“高级设置” 选择“监视器”单机 选择“颜色”选项就可以观察显示精细度的变化。 单击“显示”单击“调整分辨率” 单击“高级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了解在新建图像时,对图像的颜色深度的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单击“检测器” 单击“颜色”查看。 ②打开一幅图像,观察显示效果有无变化。 结论:在分辨率不变的条件下,颜色深度的位数越大,能够表达的色彩越丰富,同时图像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师生通过察看后,得出的结论。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
实践操作 学生动手完成课本12页动手实践。 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查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 通过察看计算机显卡的颜色深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了解了图像的颜色深度的概念,了解了常见的颜色深度种类以及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设计出更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作品。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第13页思考与练习 3题。 学生思考并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活动1 认识数字图形图像 图像的颜色深度 1.图像的颜色深度 2.常见的颜色深度种类 3.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