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4.2胞吞、胞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4.2胞吞、胞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胞吞、胞吐 教案撰写人:
知识点目标 评量目标
【知识点1】胞吐、胞吞 理解:胞吐和胞吞的具体过程以及所需要的条件。 【知识点1】 理解:能够判断所给现象是否属于胞吐或胞吞。
知识点逻辑
新教材变动(选填)
新教材旧教材第4章第1节:被动运输(包括原被动运输+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4章第2节: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注意旧教材的第2节已经在本章之前讲完了,所以在本章直接引用相关内容即可。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2.详细介绍了“胞吞与胞吐”的过程、作用(讲师讲解过程的话术可参考)无3.增加了图片“痢疾内变形虫吞噬人体细胞”(讲师可参考作为实例讲解)无
前置知识点
①知道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本节胞吞和胞吐的过程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可以借助学生对细胞膜的流动性的了解,给他们讲解膜融合的原理。 ②学习过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知道囊泡运输,本节内容不需要对囊泡再进行说明。 ③虽然学习过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多糖和核酸,但是可能很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本节内容要强调一下什么是生物大分子。 ④初中就知道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变形虫摄食和排泄的现象,但是不知道这些过程就是胞吞和胞吐,本节可以用这些现象举例,来解释胞吞或者胞吐。
后续知识点
①后续还会学习到抗体,酶,以及一些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一般都是蛋白质,所以它们的排出都是胞吐。本节课学生只要知道蛋白质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是胞吞胞吐即可,不需要知道抗体、酶等的化学本质。 ②在选择性必修一中,学习兴奋的传递过程中,需要释放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这里神经递质的释放也是胞吐现象。本节需要把什么是胞吐,什么属于胞吐这些基础打好。
重难点与易错点分析
【知识点1】胞吐、胞吞 胞吐和胞吞的具体过程是学习的重点。本讲需要重点讲解:胞吐时囊泡与细胞膜是怎么融合的;胞吞时细胞膜是怎么内陷形成囊泡的。 从过程分析出胞吐和胞吞所需要的条件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易错点。学生一般对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可以体现膜的流动性这一点记得比较牢固,但是需要能量这一点,做题时就会忽略,讲解时要重点解释需要能量的原因并强调能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知识点 简析
【知识点1】胞吐和胞吞 1.胞吞具体过程 2.胞吐具体过程: 3.总结出定义与条件: 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而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条件: ①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②需要能量; ③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第四章的大主线:细胞物质的运输,按照是否需要细胞提供帮助的多少可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三种。 本节内容讲解的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胞吞、胞吐 【引入建议】主线是什么?要分几层逻辑讲?建议用什么例子或者已知知识去讲? 建议导入:以已知知识为基础,提出质疑。 无论是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能运输的物质其实都是小分子物质,但是像蛋白质、多糖、核酸甚至一些颗粒物这样的大分子物质也需要进出细胞,帮助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提问: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需要载体、能量么?(因为通过前面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物质运输进出细胞可能需要细胞提供一些帮助这样的想法,所以学习胞吞、胞吐时,可以直接这样提问?) 【知识点1】胞吞、胞吐 层次:胞吞和胞吐分为三个层次来讲解;首先要把待会要讲的藻类和小沙粒和大分子之间进行连接。藻类,一般是1微米,沙粒一般是100微米,而体内的蛋白质约为1-100纳米。所以这两样东西的个头都比一般的蛋白质大分子要大得多,自然可以拿来模拟大分子进出的过程。 第一层:以变形虫吞食藻类为例讲解胞吞的过程; 第二层:以变形虫排泄出消化不了的小沙粒为例讲解胞吐过程以及与胞吞的不同。 第三层:总结胞吞、胞吐过程所需的条件。 第一层:以变形虫吞食藻类为例讲解胞吞的过程 1.变形虫吞食藻类的过程(如下图): (学生已知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 首先,变形虫接触到食物时,它的细胞膜会先凹陷,然后慢慢的将整个藻类给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包裹着食物的囊泡,然后与细胞膜分开,运进细胞内进行消化。食物与细胞膜接触,继而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的这个过程就是胞吞。 2.有疑问? 疑问一:变形虫怎么知道这就是它爱吃的藻类呢? 参考回答:其实变形虫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的蛋白质,发现这是爱吃的藻类就会用自己的细胞膜慢慢将它包裹起来。 疑问二:如何形成囊泡,以及如何离开细胞膜,进入变形虫身体? 参考回答:囊泡其实也是一种膜成分,我们知道细胞膜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里面的磷脂分子和部分蛋白质都可以动起来。其实囊泡就是包裹着食物的一部分细胞膜。当形成一个囊泡时,本来属于细胞膜的一部分也就离开了细胞膜本身,这个囊泡就离开了细胞膜,运进了变形虫身体。 这个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而细胞膜的流动性除了磷脂分子的运动,还需要部分蛋白质的运动,让它们动起来,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衔接建议】我们吃东西都要洗一洗,把上面的灰尘泥土啥洗掉再吃,但是变形虫吃藻类可没洗,一下子就整个吞下去了,所以里面肯定裹夹着泥土、小沙粒等,这些变形虫根本不能消化,那么这些不能消化沙粒怎么排出去呢?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胞吐。 第二层:以变形虫排泄出消化不了的小沙粒为例讲解胞吐过程及与胞吞的不同; 1.变形虫不能消化的小沙粒会被囊泡继续包裹着,慢慢移动到细胞膜处。因为囊泡本就是膜的一部分,所以很容易就被细胞膜识别出,这是要把东西运出去。 囊泡就先跟细胞膜融合,然后将里面的小沙粒泥土等没消化的物质排出去,这就是胞吐现象。 这个过程跟胞吞一样,有膜上蛋白质的参与,需要消化能量,并且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 胞吞与胞吐的不同 ①整体上来看,胞吞是从细胞外吞进东西(如下图),细胞膜要先凹陷,把大分子物质用膜包裹起来,然后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 ②胞吐(如下图)是里面的大分子物质已经被囊泡包裹里面了,要移动到细胞膜处,跟细胞膜融合后,把包裹的物质释放出去,而囊泡就跟细胞膜融合了。 【衔接建议】胞吞胞吐的过程大家已经熟悉了,虽然是以单细胞生物为例,但是对于我们多细胞生物身体里面的某个细胞运输大分子物质时,也是这样的过程。比如学过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的分泌,就是胞吐。 注意:这里的转折时要说明多细胞生物体里面的细胞要运输一些大分子物质,也是胞吞和胞吐。 让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大分子物质进行胞吞、胞吐所需要的条件吧。 第三层:总结胞吞、胞吐过程所需的条件。 参考提问如下: ①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需要什么条件? 答:膜上蛋白质和细胞产生的能量。 ②依赖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 答:流动性。 总结: 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而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条件: ①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②需要能量; ③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注意: 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一般是为了识别,而不是载体蛋白。 小升华(作为参考): 胞吞和胞吞在真核生物中不断的进行着,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胞吞作用形成的小泡的膜来自细胞膜,如果一直不停的胞吞,细胞膜不就没了,但是没有。因为胞吐时膜并没有被排出,而是与细胞膜融合,退还给细胞膜了。胞吞、胞吐不断的进行,就是膜成分的不断循环使用。
例题设计
题目 简析
【知识点1】 (2022·天津河西·高一期末)下图为某感冒患者体内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表示细胞中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分解了细菌 B.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④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③中加工 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知识点1】 【答案】 D 【解析】分析题图:图为某感冒患者体内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溶酶体内水解酶分解细菌的过程,②为处理后的抗原,③为核糖体,④为内质网。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 B、吞噬过程属于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C、③核糖体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④内质网中加工,C错误; 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D正确。 故选D。 【选题逻辑】考查胞吞胞吐的具体实例,选项涉及胞吞胞吐所需要的条件判断,尤其B选项设置了一个坑,虽然胞吞胞吐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但却不是载体蛋白的作用,一般是要靠膜上蛋白质的识别和运动这2个功能。
考情与经典例题分析
【选题逻辑】 一般学校期中、期末对于物质运输的考察都是考查综合题,会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一起考查,让学生识图,并判断运输的物质、运输的条件或者运输的影响因素。这类题比较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经典例题】 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对图③方式会造成影响 B.葡萄糖只通过图②方式进出细胞 C.CO2和酒精通过图①方式运输 D.图④过程不消耗能量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答案】A 【解析】 A、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和酶的活性,对图③主动运输会造成影响,A正确; B、葡萄糖可以通过①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也可以通过③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B错误; C、CO2和酒精通过图②自由扩散运输,C错误; D、④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