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资源简介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出示: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1. 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路程和格尔木到拉萨的路程,要求西宁到拉萨的路程。)
2、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四、巩固新知:
1.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师:问题: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2、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五、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
(1).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问题:如果知道和与一个加数,能求出另一个加数吗?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问题: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能求出减数吗?
减数=被减数-差
问题:如果知道减数和差,能求出被减数吗?
被减数=减数+差
28+19=47
203+147=350
47-19=28
47-28=19
67-55=12
850-239=6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