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主 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课 时:第5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 计 者:xxxx学校 一年级数学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内容要求: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学业要求: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第五课时,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材分为3各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引入层次,学生要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列式并计算的层次,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这是重点教学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对照小棒直观图,整理并交流口算方法的层次,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算出得数,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3、学生调查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同时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退位”这些算理层面上来。学习目标1、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2、向同桌说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3、对同学的板演情况做出正误判断,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学习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1 复习旧知 出示口算卡片。 13-7= 12-7= 11-5= 14-6= 18-9= 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6-8是怎样算的环节2 情境导入 1、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教师谈话: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根据货架上的玩具单价解决了小明和小芳提出的数学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 (2)师:两个小朋友正在谈什么?看着货架上的玩具提出了什么问题?(小明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车,还要攒多少元?”小芳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1.同桌交流,能从情境图中找出准确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指名学生回答。 2.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出操作的过程。环节3 学习探究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以前学习的36-5、37-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同桌交流) 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过程和方法? (6不够减,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一共还剩28根。) 3.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36-8与36-5、37-4的不同之处。 4.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环节4 归纳总结 及时反馈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计算方法?(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1、完成课本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2、做练习十二的第5、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口述算法。 5.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认真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6.全班90%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习题并口述算法。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36—8=28 36-8=28先算:10-8=2 先算:16-8=8再算:26+2=28 再算:20+8=28作业设计比一比、算一算12-6= 14-7=16-9= 75-4=52-6= 34-7=76-9= 75-40=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