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第五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70—71例6、例7及相关内容。教材分析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进行单位换算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今后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打基础。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但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搭建探索知识的平台。让学生经过亲身实践、探索、学习,找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四、教学目标(一)在观察、实践、操作等活动中,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二)利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六、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预设: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预设: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由已知的问题引发新的问题,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新的挑战。)(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1)自主探究准备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来。(2)反馈交流(预设1:摆的方法:1 分米=10 厘米,一横行摆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了10行,一共摆了100 个小正方形,所以1平方分米是 100 平方厘米。)(预设2:算的方法:1分米=10 厘米,所以10厘米×10厘米就是100平方厘米。)得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进率。你能说说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吗?(预设: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2.推理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1)自主猜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预设:学生猜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知识迁移请同学们仿照我们之前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的方法,自主进行探究和验证。反馈交流(预设1:1 米=10 分米,一横行摆1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摆了10行,一共摆了100 个小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是 100 平方分米。)(预设2:1米=10 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就是100平方分米。)(设计意图: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得出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的进率。你能说说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关系吗?(预设: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回顾方法请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探究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预设:猜测、验证、归纳。)尝试应用。教学教材71页例7。(1)请学生观察图中的标志牌: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边长是多少 要解决的是什么间题 (2)明确题意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反馈交流。(预设:80×80=6400(平方厘米),因为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6400平方厘米里有64个1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到单位换算后,面积单位越大,数据越小,但所表示的面积大小是不变的,有时用较大的面积单位,数据会比较简洁,体会换算的价值。)(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书本71页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交流。(2)书本71页做一做第二题(3)一张桌子长100厘米、宽80厘米,要在这张桌子上铺一块台布,并且使台布在桌子的四周都垂下20厘米,那么应买一块多少平方分米的台布 (预设:台布的长和宽要去掉四周垂下的20厘米。长:100-20×2=60(厘米),宽:80-20×2=40(厘米),60×40=2400(平方厘米)=24(平方分米)。)(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增强应用意识。)(四)回顾整理。回顾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猜测 验证 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