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Python中的变量及其赋值 2.掌握Python常见的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布尔型)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掌握变量及其命名规则。 2. 掌握常见数据类型、运算符及应用。 教学难点: 1. 利用运算符编写程序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通过回忆以前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Python语言的优点、Python流行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Python语言的兴趣。 新课教学 ●知识讲解: (一)、例:求圆的面积 半径为3cm 面积=? 如果求不同半径的面积,则要反复修改程序,这样就比较麻烦,我们将引入变量、常量的概念。 常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量。如5,4.6,“green”等。 变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是可以改变的。 Python 语言中的变量在首次赋值时创建 如:r=5 r是一个变量,将整数5赋值给变量,相当于给5贴了个标签为r。 变量名:r 变量值:5 变量类型:整型 那么什么是变量类型呢? (二)、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数据,程序设计数据语言提供多种数据类型。 Python 常用数据类型: 整数型(int) 如:2 -12 浮点型(float)如:3.14 2.13E+5 字符串型(str)如:’hi’、”中国” 布尔型(bool) 进行逻辑判断True False 列表(list)数据序列 如[1,5,6] 列表中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放在中括号中,用逗号分开,属于可变序列。 活动一: 试一试,确定数据类型 10 25.5 ‘dab’ 等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形式 变量名=表达式 这个等号不是等于的意思是赋值符号 例:a=4 b=6 a=a+b b=b*2 Print (a,b) 变量为什么叫变量,它存储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三、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1、Python中的变量及其赋值(使用方法、命名规则) 2、Python常见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列表) 希望同学们通过几天的学习能掌握程序语言基础知识,为后面编写程序解决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练习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