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6 课时 用百分数知识解决有关变化幅度的问题(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6 课时 用百分数知识解决有关变化幅度的问题(教案)

资源简介

第6 课时 用百分数知识解决有关变化幅度的问题 (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 页例5。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终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终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找到对应分率的单位“1”。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惠跟妈妈逛商场,妈妈想买一双之前看好的鞋子。恰逢商场搞促销活动,附近有两个商场,A 商场和B 商场都卖这种鞋子。她们发现A 商场的促销活动是“比原价降低了20%”,B 商场的促销活动是“昨天降低10%,今天在昨天的基础上再次降低10%”。小惠认为这两家商场降低的一样多,都是20%,所以去哪家都可以。可妈妈对小惠说,我们去A 商场买吧。
师: 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内容。(板书课题:用百分数知识解决有关变化幅度的问题)
设计意图 由A、B 两个商场搞促销活动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新课。
二、探究新知
探究点 用假设法解决百分数问题
1. 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5 :某种商品4 月份的价格比3 月份降了20%,5 月份的价格比4 月份又涨了 20%。5 月份的价格和3 月份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师:读一读题,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 1 :得到的信息:某种商品4 月份的价格比3 月份降了20%,5 月份的价格比4 月份又涨了20%。所求的问题:5 月份的价格和3 月份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预设 2 :我发现有两个单位“1”,第一个是3 月份的价格是单位“1”,第二个是4 月份的价格是单位“1”。
预设 3 :根据“某种商品4 月份的价格比3 月份降了20%”可知3 月份的价格是单位“1”,4 月份价格=3 月份价格×(1-20%)。
预设 4 :根据“5 月份的价格比4 月份又涨了20%”可知 4 月份的价格是单位“1”,5 月份价格=4 月份价格×(1+20%)。
2. 分析与解答。
师:题中一个价格也没有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1 :用假设法:假设此商品3 月份的价格是100 元。
4 月份价格:100×(1-20%)=100×80%=80(元)
5 月份价格:80×(1+20%)=80×120%=96(元)
5 月份和3 月份价格比较:96 元< 100 元
变化幅度:(100-96)÷100=4÷100=4%
答:5 月份的价格和3 月份相比是降了,变化幅度是4%。
预设2 :假设此商品3 月份的价格是“1”。
1×(1-20%)×(1+20%)=0.96 0.96<1 ( 1-0.96)÷1=0.04=4%
答:5 月份的价格和3 月份相比是降了,变化幅度是4%。
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3. 回顾与反思。
师:你做对了吗?可以假设3 月份价格是a 元检查一下。
预设:a×(1-20%)×(1+20%)=0.96a 0.96a答:5 月份的价格和3 月份相比是降了,变化幅度是4%。
上面计算是正确的。
4. 区分降幅和涨幅。
师:题中降幅和涨幅都是20%,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预设 :降幅的单位“1”是此商品3 月份的价格,涨幅的单位“1”是此商品4 月份的价格。两个单位“1”不一样。
5. 解决谈话导入的问题。
师: ( 出示)现在你知道课前题目中妈妈为什么要去A 商场了吗? 算一算,验证一下。
预设:假设鞋的价格是“1”。
A 商场:1×(1-20%)=0.8 B 商场:1×(1-10%)×(1-10%)=0.81
0.8 < 0.81,A 商场便宜,所以要去A 商场。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并独立思考,使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动了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
如何下手解决,有些学生会觉得价格是不变的,也有的学生能看出其中的端
倪,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分析解答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经过回顾与反思,验证解法的正确性,从而使学
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试牛刀 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
三、当堂练习
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能准确找出不同的单位“1”,掌握用
假设法解决有关变化幅度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
解决涨幅(或降幅)问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可以假设原来的价格是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假设为“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多少的数是多少的解答方法,用乘法计算出结果。
五、课后作业
请完成教材“做一做”第3 题,练习十九第1114 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能灵活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并通过回顾与反思,加深理解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相比前面的课时,本节课的知识有点难,因此,我特意放慢速度,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不足之处 在每个探究点的小结环节,老师对学生还是有点放不开,很多时候包办代替,应大胆让学生去总结。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