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课题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5月 序号
教具 课件、血液循环模型、动画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解释血液循环的意义。 2、能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说出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变动范围,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4、学会健康的生活。
学情 分析 学生学习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经过的路线及成分变化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型、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减少学习困难。
重点 和 难点 教学重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难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
板 书 设 计 一、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二、血压和脉搏 测量部位:肱动脉和桡动脉 收缩压:12-18.7千帕 舒张压:8-12千帕
教 学 反 思 学生能正确描述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分析血液成分的变化,多数学生能运用循环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了血压和脉搏的关系,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意识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差,加强引导训练。
山东济南版2022-2023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下)
3.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 想一想 :你感冒后,在你手背静脉处滴注药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几天后,就会明显减轻。你知道药液是怎么到达病灶的吗? 师点拨: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完成物质运输,这就是血液循环(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血液循环途径 阅读课本P54--55看图3.3-12,合作探究,观察思考 1、血液循环的 2、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及大致路径?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大致路径? 3、尝试分析血液成分发生的部位和原因? 师播放动画,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解疑 1、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的流动,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2、体循环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体循环 结果:血液由含氧气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通过体循环给组织细胞带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 肺循环 结果: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归纳小结:理解记忆。 拓展知识:看课本P55,相关链接。合作探究 教师解疑: 概念: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流向心肌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 作用意义:心脏通过冠脉循环供给自身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这样,心脏才能不断地搏动,促进血液在全身不停地循环流动。 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 跟踪训练,巩固知识 1.《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 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B.当血液流经①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D.体循环是指血液流经“左心室→②→右心房”的过程 3.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左心房 B. 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 D. 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4.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右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和血液变化分别是 (  ) A.③→D→E→F→①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③→D→E→F→①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④→A→B→C→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④→A→B→C→②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5.某人得了中耳炎,臀部注射药物,若被耳部的组织细胞利用,其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二)血压与脉搏 阅读课本P55-57,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什么是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2、高血压与低血压,血压的测量与表示方法? 3、探究血压与脉搏的关系。 自我展示,表达交流,师点拨 1、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做收缩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血压的正常变动范围: 健康陈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常用分子式记录血压,分子为收缩压,分母为舒张压。12--18.7/8--12kPa 一般用血压计,在上肢肱动脉处测量 ①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称为高血压。 ②低血压: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称为低血压 3.、脉搏: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腕部桡动脉处测量。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脉搏与身体机能的关系: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在脉搏上表现出来。 相关链接:血量的分配,自主学习。 跟踪训练: 1.下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曲线,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动脉的血压最高 B. 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最低 C. 血压的大小与血管管壁结构有关 D. 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2.下列血压值正常的是( ) A.14/6.7千帕 B18.7/13千帕 C 16.7/5千帕 D.11/7.7千帕 三、盘点收获,共分享。 课堂达标检测:(分层,小组记分) 1.2.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B.心脏 C.肺部的毛细血管 D.肝脏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3.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4.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甲是动脉,流动脉血 B.血管乙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D.c代表氧气,d代表二氧化碳 5.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 ) 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氧的含量增加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D表示心脏腔室;1﹣10表示血管,a、b表示人体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输送血液的“泵”是   。图中D的名称为   ,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 和   。 (2)血管5的名称是   ,其内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血管1的名称是   ,其内的血液流回到右心房。 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食物中的   ,人体分解该物质的场所有   。用餐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是   (填数字)。 7.某人患有肾炎,医生在其手部输液治疗,请说出药物经过的途径? 作业: P57 1、2 课外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练习三种血管受损伤止血急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