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身边的算法》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身边的算法》是五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对生活中问题和典型数学问题的算法描述,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思维观察和解决生活问题。二、学习对象分析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经过两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生活中的浸润式接触,已经具备一定的算法思维,很多学生会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同时,语文和数学学科有教过田忌赛马相关内容,学生对田忌赛马故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素养指向1.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初步感知算法的概念和特征特征。 2.理解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法。 3.通过书写、绘图等方式有条理地表达算法。 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 计算思维: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和智能家居视频,思考:扫地机器人是如何根据侦测到的情况自动打扫房间的,是谁在指挥它。 2同伴交流分享思路。 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二)思考探究,学习新知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聚焦生活,寻找方法 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方法和步骤解决的。 (1)折纸; (2)用账号登录学习平台。 2.类比迁移,理解算法 (1)举例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2)算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想一想:解决同一个问题,还有哪些有不同的算法的情况? 说一说生活中的算法,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也引发学习兴趣。 通过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过程,理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有多个步骤。(三)知识迁移,协作设计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结合新知,设计算法 活动:寻找身边的一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1)自主书写; (2)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自我评价。 评价标准:是否明确和可执行。 通过身边的实际问题,设计算法。总结回顾,提炼升华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 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清晰的步骤。 总结回顾本课所学,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算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